元宇宙真能賺錢嗎?很多人希望進入元宇宙賺錢,因而選擇在網絡上購買元宇宙的培訓課程,學完以后還是對元宇宙一頭霧水,而且發現學的那些所謂的知識點都能通過百度找到。
要想快速理解什么是元宇宙,建議看一下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泰爾·謝里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馬克·里朗斯、T·J·米勒主演的科幻冒險片《頭號玩家》。
筆者也找了相關資料,百度百科給的答案是,元宇宙一詞源于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尼奧·斯蒂文森撰寫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并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
資料顯示,在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兩個單詞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絡世界。元宇宙無法完全脫離現實世界,它平行于現實世界,與之互通,但又獨立于現實世界,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真實的社交和工作。
在小說《雪崩》之前,有關元宇宙的思考與探索,可以追溯到1990-1991年間,中國航天之父、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已經開始了思索,那時候不叫元宇宙,而是叫靈境技術。
據資料顯示錢學森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給汪成為、戴汝為、錢學敏的幾封信中,建議將Virtual Reality翻譯為“靈境”,錢老還說,“我特別喜歡‘靈境’,中國味特濃。”錢學森在另外兩封信中分別寫道:“(靈境技術)能大大擴展人腦的知覺,使人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歷史時代要開始了!”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會長倪建中在近日發表過評價,他認為,錢學森對靈境技術的高瞻遠矚,充分表現出其戰略科學家的非凡素質,目光遠大,視野開闊,掌握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洞察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表示,錢老的探索給予了一些啟發:第一,虛擬現實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不是計算機技術的延續;第二,AR/VR與CR(Cinematic reality影像現實)是一個整體,錢老希望用“靈境”一個詞來表述這個整體技術。
錢老說提到的靈境技術實際上就是現在火遍全球的元宇宙,如果按網上的說法,元宇宙來自小說《雪崩》,那元宇宙前期的發展雛形應該是在中國。
直到今年7月,Facebook扎克伯格公開表示,2025年前將運營全面轉向元宇宙。有關元宇宙的概念才逐步走進大家的視野。一時許多企業都紛紛涌進元宇宙,包括谷歌、微軟、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公司,而且國內三大電信行業都開始建設“元宇宙”基建。
我們不反對元宇宙,但是我們更應該牢牢記住錢老留給我們的寶貴資料,這就是靈境技術。靈境技術是繼計算機革命之后又一項革命性技術。它將引發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變革。“靈境”,比元宇宙更能體現出中國文化底蘊,未來將應用在VR設備、人工智能、5G、3D沉浸式體驗、物聯網、互聯網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