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央視《遠方的家》節目出現了這樣一幕:乘坐出租車在威海南北主干道上行駛了20多公里只遇到兩個紅燈,央視記者不由讓感慨“這段路既讓我們欣賞到了沿途的城市風光,同時也感受到智慧交通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的便利”;身旁開了18年出租車的周師傅感觸更深刻:智能交通帶來的交通效率提升相當大,“對干出租的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跑得快,掙得多”。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背后的操刀者正是海信。
威海市以丘陵地形為主,形成了環山沿海的居住結構,其中沿海片區居住密度大,而內陸環山周邊片區多單位、工廠,“北住南職”的布局造成了高峰期南北方向存在十分明顯的潮汐通勤車流,加上城市路網密度低,車輛出行集中,導致高峰期存在一定的通行壓力。
從2013年起,海信開始協助威海交警進行智能交通建設改造,搭建了智能管控平臺和信號控制平臺,能夠實現對全市所有道路的流量指數分析分析、信號智能管理、警衛任務安保、過車查詢跟蹤、誘導信息發布等,為道路交通的綜合治理提供科學嚴謹的決策參考。
設置綠波帶,通過信號調控一路綠燈,進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是重要的一種方式。央視記者在體驗時,發現道路上方的大屏幕上顯示一個綠波帶速度。原來,這是根據實時車流量,信號控制系統自動算出來的一個最佳行駛速度。按照這個速度行駛在主干道上,經過20多個路口幾乎不需要停車。
據介紹,2020年全年,海信協助威海交警在全市建設了平峰期雙向綠波帶27條,總計進行了4600余次信號配時優化,消除了直左同亮的不規范現象,城區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了13.35%,40余處常規路口已無需警力疏導。
“原先做車流量調研、調整信號配時、日常警衛任務,我們都得派很多民警去路口,但現在,我們從系統里一個人就可以快速完成這些任務。”在威海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三大隊張韶光隊長看來,7年的智能交通建設,已讓威海的交通管理煥然一新。
威海智能交通建設效果有目共睹,在2020年連續第六年榮獲了山東省財政廳、公安廳組織評選的縣鄉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建設“優秀等級”。2020年底海信團隊再次收到了客戶的表揚。
威海的交通改善只是海信智能交通業務的一個側面。截至目前,海信智能交通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已用于全國169個城市,越來越多的市民正在切切實實體會到技術為出行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