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印發《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指南》的通知,指出“虛擬仿真實訓設施設備還應與實訓教學模式及虛擬仿真實訓資源的展現形式相匹配。提倡選用不易造成身心不適感的新技術設施設備,比如桌面式操作一體機、沉浸式LED大屏、多通道CAVE系統、大空間多人協同交互系統、幻影成像系統、全息投影系統等!
近年來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專業實驗室、師資培訓和鑒定、教材/數字資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滯后現象,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缺失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到位等問題也制約著虛擬現實技術與藝術教學的進一步融合。
在此難題下,根據藝術類院校的個性化需求開發出VR教學資源并應用于教學,對于傳統藝術教學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2021年10月12日,由瑞立視助力打造的燕京理工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正式落地。
虛擬仿真實驗中心介紹
實驗中心建設總面積240㎡,總體分為虛擬仿真實訓區和VR開發區2個中心,虛擬仿真實訓區劃包含三維大屏虛擬仿真教學設備、沉浸式CAVE教學展示系統、沉浸式VR教學展示系統、MR互動教學系統等,VR開發區包含VR虛擬研發工作站,桌面VR交互系統以及教學錄播系統等虛擬現實行業尖端硬件產品,極大豐富了學院的虛擬仿真教學應用環境。
實驗教學中心
是如何“變身”的?
瑞立視以平臺+數字化資源為基礎,根據燕京理工學院藝術學院自身特點,形成了涵蓋教學資源、教學設施、師資培訓、實習和就業指導、大賽技術指導、技術講座活動增值服務等方面的VR一體化教學建設生態鏈。
一體化專業建設教學管理平臺:
通過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管理,形成教學大數據積累,體現教學成果過程,增強教學分析和管理。
教學資源:
創造性地以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為基礎,結合企業積累的技術經驗,提供專業教材和素材資源。
教學設施:
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行業尖端技術協助學校建設實訓室及體驗展示中心,為師生提供實訓教學一體化的教學環境。
師資培訓+就業指導
對在校教師進行能力培養,加速雙師型教師人才的建設。實現學校及企業資源內外融通,共建共享。通過專題講座、技術活動和技術大賽的技術指導等方面保障專業教學質量。
通過建設校級虛擬現實教室,可以提高教室復用率,打造個性化虛擬現實創新教學實驗室、全息教學實驗室、沉浸式VR教學實驗室、創新課堂研發實驗室,還可以打破學院和學科限制,成為虛擬現實資源倉庫,作為現有和未來建設的所有虛擬現實資源的教學空間、展示空間和實習實踐空間。
建成后的燕京理工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不僅提升了學校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為教育信息化實驗實訓基地、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基地樹立標桿,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