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聚集優質產業,探討行業發展趨勢。10月15日,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地標園區、全球硬科技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中關村壹號,以“AI無限 智享未來”為主題的“2021‘IN-Tech’AI應用創新峰會”隆重舉行。
2021“IN-Tech”AI應用創新峰會是2021(第三屆)全球硬科技嘉年華的重磅產業活動。本次峰會由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指導,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邀請華米科技副總裁王輝、啟元世界創始人兼CEO袁泉、9號機器人CTO陳子沖、蔚來汽車北京總經理浦洋、亮亮視野CIO張立等數十家實力雄厚、實戰經驗豐富的行業領袖,圍繞當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人工智能商業落地應用典型案例,探討急劇變化的新時代下,人工智能給未來出行、未來生活、未來城市等應用場景帶來的新變革。
亮亮視野CIO張立博士(居中位置)
在“圍繞C端消費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的圓桌論壇環節,張立表示:“三到四年之后,AR+AI才有期望成為新一代的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計算平臺,到時候大家看這個世界,是人與游戲,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高度融合,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在張立看來,之所以還要等這么久,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當前的光學器件、芯片、云邊端計算架構還不夠成熟,第二個因素也是更關鍵的,是在場景上特別難找到一個對于普通人的非常剛需的場景,沒有場景去驅動,效果和能力就會有局限性,就無法達到用戶的預期。
而張立的這一觀點一方面源于對C端市場的持續洞察,另一方面則源于在B端7年扎根下得到的經驗總結。短短兩三年,AR+AI已經成為航空、能源、制造等產業全新的生產力工具,今天各個國家、整個世界都在推動AR為產業賦能,對于這種巨大的變化,張立總結道:“正是因為B端市場的場景聚焦、痛點明確,技術和應用才能按照客戶想要的方向去演進,從而更好的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被他們所接受和認可”。比如和南方航空的合作,就是從解決紙質工單的巡檢模式開始,通過AR,把工單數字化,通過手勢、語音交互,讓所有數據能夠留痕,從一個小的需求開始,到今天共同創造維修知識圖譜,逐步地把新的技術融入進去。當形成了雙向的循環,事情自然而然的就會往前推進。
回到C端消費者市場,張立認為,B端的深耕并不是無用功,技術的訴求有它的共需性,比如AR眼鏡最關鍵的光學技術,要足夠的輕量、清晰,未來所有人都會用上的AI識別技術、增強現實技術,要更真實、更有沉浸感等等,這些技術在經歷B端市場的洗禮后會變得更加扎實,因此現在能在B端扎住根、結出果的企業也會在C端市場來臨之時保持優勢。
同時,他也認為,C端市場同樣會經歷B端市場的過程——從垂直場景開始,一步步的升級到通用產品。他簡單介紹了亮亮視野最新推出的AR助聽眼鏡,它能幫助聽力有障礙的人無障礙的、更自然的與人面對面交流,得到了這個群體較高的反饋。
面向未來,張立表示,AR眼鏡會如同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成為用戶娛樂、生活和生產力工具,這份對未來確定性的期待也是我們堅定信念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