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職業教育在政策的加持下,進入快速發展期。VR教育裝備作為教育裝備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大品類,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然而,職業教育發展至今依然存在困境和市場痛點,諸如職業教育每年萬億級市場,卻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整個市場高度分散。VR教育裝備在這幾年的發展中也暴露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為VR而VR”;二是行業里VR教學內容欠缺,特別是高品質的標準化的VR內容極度欠缺。
因此,這個階段亟需“正規軍”的進入,從而對促進產教融合、建立市場標準以及激活市場上VR教育產品的新思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隨著政府、資本的支持,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進入VR教育行業。
而在此領域內深耕多年的科駿,作為參與建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的正規軍,實力逐漸顯現。這類正規軍大企業為行業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以及不斷地技術突破。
可以說,職業教育信息化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01 職業教育:政策利好下,產教難融、市場高度分散
職業教育在政策的加持下,進入快速發展期。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2018年的職業培訓規模為3824.1億元,其中應用型本科專職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非學歷教育及培訓市場規模分別為1110億元、660.9億元、313.2億元及1740億元。2021年中國職業培訓市場規模將達2310.5億元。
職業教育的本質性特征突出表現在產教融合,沒有產教融合就失去了其作為類型教育的根本依據。產教融合在中國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的很多老中專都是企業辦學或者行業辦學,當時大多采用“校中廠”“廠中校”等模式,學生學技能都是“師傅帶徒弟”手把手來教。因此,那個階段我國出現了一大批技術精湛的技能工人,為早年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90年代后期之后,我國職業教育經歷了“改制”“脫鉤”“合并”等,學校從企業/行業全部劃歸地方教育部門管理,再加上大學擴招的沖擊,我國職業教育經歷了一段相對的“低潮”。
十八大以后,國家開始重新提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誕生了一批“訂單班”“委培班”“校企合作二級學院”等,但由于機制不明確,激勵不到位,真正的生產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并不高,并沒有真正把企業的經驗傳遞給學校,學校也沒能為企業培養更為對口的人才。
雖然市場上誕生了一批以“產教融合”為主營業務的教育科技企業,試圖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嫁接橋梁,但由于這類企業大多既不具備技術實力,也不具備領先的教育理念,依然無法解決校企合作“兩張皮”的問題。在實際的運作中,變成了教育產業的“大集成商”,這就脫離了產教融合的目標。
2019年國務院發布了“職教二十條”,對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和現代學徒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對所有以職業教育賽道為主營業務的科技企業提出了命題:在一端是生產型企業,一端是院校的行業生態中,科技企業應該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以什么身份與兩端的合作伙伴合作,拿出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參與到產教融合中去。
目前為止,職業教育發展至今依然存在困境和市場痛點,諸如職業教育每年萬億級市場,卻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整個市場高度分散。
02 VR+教育裝備:市場潛力巨大,卻難逃“為 VR 而 VR”
另一方面,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市場對先進教育裝備的需求量也在增大。
據《2021-2026 年教育裝備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預計到2021年,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達到4086.95億元,中國財政教育經費占比連續5年超4%,在國家龐大的教育資金支持及教育信息化進程推動下,后續教育裝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VR 教育裝備隨著國內 VR 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成為教育裝備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大品類,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這幾年的發展也暴露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
一是“為 VR 而 VR”。很多人把 VR 作為一個噱頭去運作學校的項目,并沒有根據學校真正的教學需要和專業特色去選配合適的 VR 教學設備。在軟件和課程內容方面,很多企業也缺乏專業的設計,并沒有根據專業知識的特點去篩選制作 VR 的內容,例如,明明一個二維的示意圖可以簡單明了的闡釋,卻要強行 VR 化。
二是行業里 VR 教學內容欠缺,特別是高品質的標準化的 VR 內容極度欠缺。相關人士表示,行業里大部分內容都是定制開發,但由于產品設計能力不足,很多開發者無法將老師的需求融入到一個經過完善設計的產品中去,而只能亦步亦趨地實現老師文字上的需求,這就又導致了,哪怕需求相近,很多產品也依然要進行二次開發,無法復賣。這就大大壓低了企業的利潤,讓內容開發陷入一種低水平重復的循環。
另外由于受定制開發的經費的限制,很多企業不愿進行底層技術的研發,無法用上最新的技術成果,內容開發的品質也參差不齊,無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這兩個問題都極大地限制了VR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甚至由于大量的VR設備在學校采購完成后卻用不起來,變成了昂貴的擺設,更加傷害了客戶和社會對VR技術的信心。
這個階段亟需“正規軍”的進入,能夠對促進產教融合、建立市場標準以及激活市場上VR教育產品的新思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隨著政府、資本的支持,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正規軍進入VR教育行業,為行業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以及不斷地技術突破,職業教育信息化行業可以說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03“正規軍”入場:推動 VR 教育發展,賦能產教融合
江西科駿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駿”)參與建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同時,科駿于2020年3月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科駿2015年落地南昌,是一家專業從事AR/VR內容研發及平臺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探索虛擬現實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應用,連同頭部產業企業,共同打造新型產教融合模式,為各階段學習者提供跨平臺、多終端的沉浸式的課程教學學習體驗,提升中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水平。
公司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金1.72億元人民幣,其中國資33.12%,在美國硅谷、深圳、昆明設有技術分中心。2019、2020年連續被評為全國VR企業50強。
作為“正規軍”,科駿于今年6月完成融資1.2億元,投資方為玖沐基金和復樸新世紀。據悉,該筆融資將用于推動VR+教育產業發展及賦能產教融合。
“相對于其他VR教育公司,科駿在國產化VR硬件和軟件引擎方面擁有完整布局,并且積極響應政策,通過國家實訓基地版塊,將VR等新技術帶來的生產力作用落實到職業教育中。”科駿董事長羅軍表示。
在科駿的戰略布局中,新信息底層應用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尤其是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應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我們認為底層應用技術的創新是推動一個行業發展的基石,教育信息化遇到的困難和未來的發展,最根本的是要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決。而且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會為我們帶來新的市場和更廣大的用戶群體。因此,科駿一直都堅守在底層應用技術研發的第一線,把絕大部分的成本都投入到了研發當中。”羅軍進一步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降低整個行業的開發成本和門檻,把新技術成果變成通用的教學資源,進而推動新一代教育信息化產業的發展和迭代。”
科駿要如何實施并推進這一戰略布局?
宏觀來看,科駿主要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積極參與VR+國家標準的制定。科駿做為主要的參與方之一,參與了教育部與江西省共建的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的建設方案和標準的討論和制定。
第二,立足于新信息技術的研發,科駿建設了完備的自研產品體系。并以自研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為基礎,積極參與到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工作中,用技術和產品為生產型企業和學校補位,嫁接合作。2017年科駿率先投資桌面式VR教學設備的發明者以及行業的領導者zSpace,并開始在中國市場推動VR+教育的落地應用,通過合作、引入、消化,開始啟動國產替代自主研發的工作。
第三,依托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將自己打造成開放型生態平臺。
一方面科駿建立了生產型企業的朋友圈,運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這類企業聯合開發一系列的專業VR教學資源。
另一方面,科駿依托自主研發的VR硬件設備和5G教育云平臺,為行業開發者提供了性能好、成本低的開發環境,建立了自己在產品開發領域的朋友圈。
“最后,在銷售網絡上,科駿絕大多數的業務都是與各地集成商和行業伙伴合作,科駿定位為產品和方案的提供者,與行業伙伴共同分享利益,也促進自己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快速的輻射到全國和海外市場。”
04 業務模式:聚焦核心價值,沉淀標準化產品和服務
細化來看,科駿產品體系包含硬件設備、教學系統、實訓系統以及軟件資源等。
硬件以桌面式 VR 設備最具代表性。這套教學設備在市場中有一定的先創性和代表性,是經過驗證的最適合課堂教學的新一代信息化教學設備,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銷售最多的VR教學設備。
羅軍表示,與其他產品相比,科駿的桌面式VR設備是開放式系統,不會把老師和學生隔離封閉起來。因此,不影響老師的教學習慣,也便于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隨時面對面的交流,符合教學本質的需要。桌面式設備不需要佩戴厚重的設備,只需要一副影院式的3D眼鏡,不會產生眩暈感,也不會給學生和老師帶來身體不適,適合長時間使用。科駿有成體系的自研和生態伙伴的VR教學資源適配,可以給老師教學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另外,科駿推出的以市面上首款5GVR教育云平臺為代表的教學系統,將為職業教育的未來提供了非常大想象空間。
科駿推出5GVR教育云平臺,目的是為了通過自主研發的一系列引擎接口和共享工具,為老師和開發者提供共享的高品質可復用的VR教學資源模塊。讓老師和開發者零基礎的制作VR互動式的教學資源,讓老師和學生隨時隨地的,不受任何硬件限制的享用VR教學資源上課和進行虛擬仿真實訓。
軟件資源方面,科駿的自研軟件全部是與行業領軍的生產型企業合作,根據職業教育教學大綱開發,最終經過院校專家審定開發。“科駿聚焦汽車、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智能制造、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開發了標準化體系化的高品質教學資源,不僅服務了國內的職業教育院校,還出口了美國、東南亞地區的職業院校。”
“當我們通過VR、AR、AI、云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介入,將職業院校學生的課堂學習、實驗實訓、作業、考試等環節全部真實無死角的記錄下來,我們就有機會建立有史以來最完備的職業技能人才能力檔案,這就為未來拓展人才輸送和在職崗位培訓的市場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羅軍表示。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職業教育信息化市場將會進入一個高水平發展的階段,市場化水平將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的行業標準和產品標準將會帶動整個產業的整合和洗牌,產品和服務的頭部效應將會越來越顯著。信息技術的通用工具屬性將會成為共識,核心的技術成果將會更大范圍的賦能行業中的參與企業,企業的技術研發將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也必然會誕生價值千億級的科技企業。
“科駿將會持續加大投入,立足自主產品的研發,推動以自研的桌面式VR教學設備為核心的產品體系成為新一代教育信息化的通用解決方案。未來科駿將探索更加小型化和家庭化的VR設備,拓展個人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應用場景。”羅軍表示。
隨著科駿這樣的正規軍巨頭的出現,職業教育信息化市場將進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