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蘇州城的城市基因,除了詩畫寫意的江南風骨,更難以忽略印刻在時代發展歷史中的開放創新精神。
1994年中新兩國代表“網師園”會晤繪就蘇州工業園區合作藍圖,古城之東的田園風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的天際線陡然增高,小橋流水的古典江南風情變成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景象,恍若轉眼千年。
在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陳列著一張20多年前的手繪圖,承載著園區人對于未來的美好憧憬。
如今,城市的治理圖景早已換作數字化的經緯,好比一座數字世界中用工筆臨摹而成的孿生城市畫卷。
“一屏總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2020年8月投入試運行的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正賦予城市治理決策更多的智慧支撐。
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錨定航向 支撐蘇州城市新中心高質量發展
勇立開放潮頭的蘇州工業園區交出了一份讓世人驚嘆的發展答卷:平均每天創造國內生產總值7.9億元,累計為中國創造超1萬一千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8000多億元的稅收,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
“十四五”開局之年,蘇州工業園區錨定發展城市新中心的目標航向,積極尋求匹配發展定位的城市治理高效策略。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離不開管理手段的智慧化,隨著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推動著城市管理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
聚焦全方位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科技化、智慧化水平,2019年11月,園區正式攜手華為啟動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一期建設,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圍繞“固基、強核、融合”的三步戰略,通過數據匯聚、智能融合、流程再造、科技賦能,建設集“感知、研判、預警、決策、指揮”于一體的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實現一屏觀全貌,一網管全區,讓城市管理更高效,城市生活更便利,城市環境更美好,支撐蘇州城市新中心高質量發展。
數字底座承載智慧應用 打造社會治理新高地
城市治理體系的建設依賴于數據資源共享與指揮協同的徹底與高效。城市每天都會產生海量數據流、指令流在各大部委辦局、市區等阡陌縱橫的組織架構內上傳下達,傳遞交互。
在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據的感知與收集可以借助5G、物聯網、大數據、融合通信等先進技術,打通匯聚園區31個部委辦局及相關單位共計43個信息系統數據,構建了事件處置、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交通運行、聯動指揮5大版塊9個專題態勢畫像,打造數據暢通的城市智慧治理底座。
蘇州工業園區數據治理
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向,是方便百姓生活,讓智慧城市建設可感可享。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通過技術融合、AI賦能,在車輛占道、藍藻監管等日常普遍的場景中加強落地應用,讓廣大群眾真正體驗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共享美好生活。
機動車亂停放一直是困擾城市治理的頑疾。如今,通過AI智能識別禁停區域車輛,第一時間給車主發送短信,提醒并推送附近公共停車場信息。當規定時間內車主未響應,中心會聯系執法大隊,進行現場行政處理。在智慧管理之下,讓事件處置更高效。
蘇州工業園區機動車亂停放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工業園區坐擁三大湖,水域面積占三分之一,藍藻問題嚴重影響水體環境。如今通過無人機不間斷自動巡航,藍藻AI識別實時捕獲異常數據,形成報告并智能分撥到市政、環保等部門,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加速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同樣,通過無人機夜間巡航和AI識別還能有效發現偷漁現象,提高治理效率,降低處置成本。
蘇州工業園區藍藻治理
金雞湖音樂噴泉,是工業園區的一張璀璨的城市名片,許多市民游客慕名而來,也成為安全保障的重點場合。中心整合噴泉周邊高低點監測資源并賦予AI能力,利用實景標繪技術實時檢測密度,實現大客流場景二三維空間全局態勢實時感知,滿足醫療、交通等多方聯動超融合實景指揮需求。
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音樂噴泉
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的生動實踐證明,以信息化手段賦能精細化管理,打造全場景智慧的城市智能體是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的有效路徑。從此刻,向未來,更加智慧化、數字化、精細化的現代化城市治理畫卷,正在姑蘇大地上徐徐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