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征集活動評選結果揭曉。成華公安“智慧警務服務驛站”從全國159個優秀創新智慧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全國智慧警務十大創新案例》,并獲得“智慧警務”這一殊榮。成華公安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李婷、辦證中心主任張萍代表分局領取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其中,上海寰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寰視)為智慧警務服務驛站打造的MICS云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與成都市某分局共同分析實際情況,共同設計、建設實戰型指揮調度系統,實現了以現代化應急指揮大廳為“龍頭”的統一調度、統一指揮,跨區域、跨警種的指揮平臺,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區域聯動的整體作戰格局。
項目詳情戳右:“情指勤”一體化警務新模式,上海寰視助力打造成都市某分局指揮中心
11月19日,獲獎代表在智慧警務論壇上進行了經驗分享
警務工作風險高、事情多、頭緒亂、任務重。但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一個以海量信息和數據挖掘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智慧警務”建設的步伐不斷推進。基層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應當適應這種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積極推進互聯網與公安服務業務的融合,在新形勢下保持治安穩定和服務群眾新常態,讓基層派出所從“汗水警務”向“智慧警務”轉型升級,實現基層警務智能化,使警務機制改革邁向一個新臺階,為基層民警們搬去頭上一座座的“大山”。
“智慧警務”引發警務機制大變革
在2018年1月召開的全國公安廳局長會上,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就“智慧警務”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在這次會上,趙克志提出“公安大數據戰略”,稱大數據是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斗力生成的新增長點,要求各地以實戰為引領,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積極構建以大數據智能應用為核心的智慧警務新模式,著力提高預測預警能力、精確打擊能力和動態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
智慧警務大腦深化推進
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局長厲劍透露,要在公安智能化水平上取得新進步,同時通過統籌推進公安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民警與人民充分享受智慧警務建設和公安大數據帶來的便利。
為順應大數據時代要求,深化實戰平臺建設,我國正不斷完善提升安全信息系統,建立以視頻監控為基礎,以人像數據、車輛數據、移動終端數據為核心的智能感知大數據平臺。這個平臺猶如一個“智慧大腦”,能夠幫助警方精準破案、治理城市。
沿著“預防在先、預測在前,變事后破案為事前預警、變被動應戰為主動出擊”的思路,整合了刑偵、禁毒、經濟犯罪等實戰應用系統,打造情報合成作戰平臺,打破警種壁壘,構建打擊違法犯罪的新體系。
大數據科技與知識圖譜的深入應用將使得智慧警務“大腦”除幫助警方解決已發生的案件外,也將驅動智慧警務向“全局把控-事件預警-提前干預”模式升級,并促進跨部門信息共享及聯動合作,“防患于未然”將成為重點發展方向。
我國公安系統正初步構建科學、完整、涵蓋全警種的智慧警務“大腦”,指引公安工作走上“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建設的快車道。未來,智慧警務“大腦”將在公安領域加速推廣和深化,而公安事業也將獲益于該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加速轉型升級。
MICS云在“智慧警務”中的作用
公安工作中的指揮調度是公安警務活動的根本核心部分,指揮調度的好與壞、快與慢、穩定與否不僅是快速反應能力的體現,更會對公安警務活動的成敗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當前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警務及時性(信息反饋的及時性、指揮調度的及時性)和穩定性在公安警務工作中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海寰視采用“云架構”設計解決方案,結合“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采用多媒體交互管理模式,避免傳統系統中的功能缺陷,打造新概念的操作管理模式,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管理控制。系統將房間的各個功能區域需要接入的視頻信號進行統一的處理、管理、分享,在網絡覆蓋范圍的任意位置,均可以通過無線、有線觸控的方式對數據進行調閱及顯示,不受區域的影響;并且后續方便、快捷、有效地擴充其它平臺和不同的部門單位,接入更多外部設備、平臺。上海寰視為其打造的MICS云是“智慧警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客戶的迫切需求,提供了一整套的基于分布式的全可視化的音視頻信息管理控制解決方案。系統操作簡單,信號布局多樣,網絡傳輸的模式貼合當前網絡信息化建設熱點,系統高度穩定。在項目完成投入使用以來,經過了多次重大行動的保障考驗,系統運行穩定可靠,保障有力,得到分局上下的一致肯定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