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青島企業日前與海康威視達成合作。日日順物流將以海康威視云邊融合的技術架構為基礎,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共同推進物流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創新發展。
這是海康威視扎根青島13年,不斷拓展技術應用場景的縮影。以安防起家,但海康威視早已不止于安防。依托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這家企業正朝著構筑云邊融合、物信融合、數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數字化企業發展。
早在2007年,海康威視即在青島設立辦事處。2012年,隨著在青島布局的不斷發展擴大,辦事處升級為青島分公司。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海康威視在青島不僅實現了自身發展,也助推了若干行業數字化轉型。
AI當輪胎檢測助手
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離不開應用場景。在青島,海康威視與生態合作伙伴一起,依托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為青島一家輪胎生產企業打造了一套“輪胎外觀質檢視覺合規行為識別系統”,讓AI成為檢測助手,幫助提升輪胎外觀檢測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輪胎生產入庫的最后一個環節,需要人工從各個方位對輪胎進行外觀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異常情況,避免安全隱患。”海康威視青島分公司總經理李凱介紹,正常情況下,需要人分別站在輪胎下線口的左側、前面、右側分別檢測輪胎是否有異常,每個位置不少于5秒。
然而,該輪胎企業目前具備全鋼子午線輪胎超54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逾4000萬條、非公路輪胎6萬噸以上的年生產能力,每個檢查員平均每天需要檢查400-500條輪胎,工作量相當大。
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檢測質量?
針對這一業務場景,結合輪胎外觀檢測工作規范,海康威視與生態合作伙伴團隊依托“視頻+AI”技術,搭建了外觀質檢視覺合規行為識別系統。運行以來,系統已發現600余條不合規行為,巡檢的質量保證資源投入大幅減少。
據介紹,該企業還將繼續依托海康威視在視頻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的技術積累,進行深入合作,推動輪胎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助力港口智能理貨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碼頭,也有海康威視的身影。
針對青島港的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海康威視打造了以視頻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利用“視頻+AI”技術,讓港口理貨從傳統人工理貨向智能理貨方式轉型升級,解決了理貨員站位盯箱安全隱患,使岸邊理貨員轉至室內工作,保障人員安全。
據介紹,港口理貨一般以人工為主,通過理貨員現場的眼看、手寫、腦記等純體力方式對進出港船舶的集裝箱進行記錄。同時,日益提升的航運需求,也對理貨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作業數據無法及時規整、留存,導致數據追溯、查詢較難。
海康威視智能化理貨系統則能自動拍照、辨識、對比箱號和車號等信息,極大減輕理貨員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理貨質量,并減輕終端設備損耗。在冰天雪地、風雨交加的天氣,更能顯示出智能化理貨的優勢。
這樣的轉變,也意味著理貨行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可規避人工現場操作的安全隱患,節省理貨成本,能有效促進港口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
賦能百業數字化轉型
如今,數字經濟已經啟航,海康威視通過擁抱行業數字化浪潮,致力于成為行業用戶場景物聯與人工智能應用的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
“青島當前正在大力打造數字青島,營造了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營商氛圍,海康威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將會攜手越來越多的青島企業一起加速向前,實現數字化轉型。”李凱說。
據介紹,海康威視已經打造出融合傳統信息化系統、設備設施物聯、智能場景物聯于一體的數字企業解決方案,賦能百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農業領域,海康威視攜手畜禽養殖企業,打造AI活體資產盤點系統;場內物流場景,海康威視打造數字化月臺,資源利用率提升30%以上;冶金領域,海康威視助力銅業企業實現電解裝置實時測溫與預警,巡檢成本降低75%……
“今年,海康威視提出智慧城市‘數智底座’,將多年來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技術積累,融匯為對智慧行業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統一技術‘底座’。未來,海康威視也將助力數字青島建設。”李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