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經濟下行壓力令國內大屏商顯企業感受到了更多的挑戰。而同時,包括大屏商顯行業在內,為了積極助力國內制造行業前行,我國在政策層面出臺了多項相關扶持政策,比如大家熟知的“新基建”。與此同時,更多扶持和引導政策陸續出臺或正在醞釀之中,為我國的大屏商顯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背書。
就在5月19日,國新辦舉辦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表示:關于創新型國家的內核,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要與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同步推進,并且,科技創新引領其他創新。創新本身是提高生產力,目的是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并為世界經濟做出中國貢獻。
王部長指出,近年來我國在創新發展方面也是不斷在努力,以創新指標來看的話,如果排名全球前15位則意味著進入創新國家。而在201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我國評為第14位,中國科技戰略研究院的評定為第15位,標志著我國已進入創新國家。當前我國的專利授權居世界首位,并且以發明專利為主。2019年我國創新研發支出占GDP的2.19%,與歐洲相當。
面向未來發展,我國也將不斷加大創新發展的政策布局。首先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其次將人才、科技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再者將在政策制定、制度建設方面,把科技創新作為重要的核心要素;第四要真正實現科技和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家安全同步,并起到核心支撐作用,真正走出一條以人才強、科技強,來帶動產業強、經濟強和國家強的發展道路。
為此,接下來將有相關政策相繼出臺。王部長指出,當前科技部正在研究針對未來15年和“十四·五”的科技發展規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即將出臺的新政,有三個主要的著力點,即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而這其中,也孕育著大屏商顯行業新的機遇。
譬如在科技前沿領域,我國小間距LED屏企正在mini LED和micro LED領域發力,并且在mini LED端,已經有大量產品問世,并已形成批量生產能力。行業內觀點認為,micro LED未來將有可能“通吃”大小屏應用,因此,相關領域的研發也成為海內外品牌針對未來顯示科技前沿爭奪的焦點。
再如,面對無數新基建的機遇,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以及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應用的推進,大屏商顯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新機遇。即便當下面臨市場需求縮緊,競爭壓力加大的短暫局面,有了國家在政策方面的強力背書,我們仍然要堅信,大屏商顯行業仍有可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