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電影院,我們來了!”預約、限流、1米社交、戴口罩等等防疫措施下,電影院有望在6月份在低風險區域率先復工。這對于已經停工近4個月的電影行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好消息”。
據行業研究表明,2020年影院產業至少已經失去300億票房,即近2019年一半的票房收入。這對于一個產業而言,顯然是“天崩地裂”一樣的打擊。不過,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隨著復工的開始、隨著免征增值稅、延長虧損結轉期、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等等優惠與支持措施的落地,電影院線正式進入“后防疫”階段。
但是,影院復工,不代表影視產業鏈、觀影產業就能“恢復到過去的狀態”。事實上,疫情導致的一系列改變已經注定“后疫情”的院線與群眾觀影市場正在徹底改變。
回不去的“院線”競爭
1月底,疫情爆發,院線市場關門,春節黃金檔如何辦呢?大多數電影人選擇了“等”!但是,《囧媽》選擇了“轉進線上”市場。
雖然從院線影片到網絡電影,《囧媽》的做法導致院線為代表的行業內人士“一致反對”。但是,從法律角度看,《囧媽》的做法即不違背既有的行業管理法規,也可以用“疫情非可抗力”的理由,擺脫此前與院線的任何“合約束縛”——“情上可罵”,“理上不輸”!所以,《囧媽》不是唯一“轉進線上”的電影。此后《肥龍過江》也選擇了線上點映。
因此,居家看院線大片,被一些行業人士認為是“未來方向之一”。但是,這種判斷抵不過一個詞的辯白:“疫情下特事特辦”!的確,《囧媽》是特事特辦,但是其打開的大門未必會因為“特殊”性會自動關閉。更何況“網絡電影”還有后手。
5月1日,《倩女幽魂:人間情》(以下簡稱《倩》)上線騰訊視頻,24小時后專輯總播放量破7000萬,正片播放量近兩千萬,上線4天累計分賬已突破1769萬。——這件事沒有院線可以“嗶嗶”!因為人家一開始就是網絡大電影。但是,《倩》卻打開了網絡電影豆瓣評分的新高,產生了網絡電影也可以“這樣”的新觀感。
即,哪怕院線電影死守傳統模式,也不能阻擋網路電影的“質量提升”。兩條道路上的內容,對應的卻是最終的“一波”觀眾。這個春天“電影”與“在線”的關系,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網絡與院線的涇渭分明,正在從多個角度“融合”!
據云合數據相關統計,2月份網絡電影的正片有效播放總量同比去年春節期間上漲了110.19%。愛優騰發布的網絡電影分賬榜單也顯示,僅2月份三大平臺就有14部網絡電影分賬破千萬。——對比同期院線為零的成績,固然“勝之不武”。但是,網絡觀影平臺的崛起借疫情加速,并不是可以“輕易開倒車”的事情。
升級的“居家大屏”觀影市場
“電影是看效果的藝術!院線的優勢核心在于設備——在于大屏體驗!”這一點何嘗不是居家網絡觀影“大發展”的規律呢?
2020年春季,彩電市場萎縮2成。但是,65英寸及其以上大屏市場卻依然保持增長。甚至,70和75英寸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實現翻番!“整體市場萎縮20%,大尺寸增長20%,60寸以上占比首超20%”,這三個20%代表了彩電產業的根本趨勢!
如果說彩電的大屏,還是“準大屏”,那么家用投影類產品的市場成長可就是真正的“百英寸”大屏了:第一季度,除了2月份受到渠道和物流凍結的影響外,家用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繼續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態勢。根據洛圖科技(RUNTO)報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77.5萬臺,同比增長2.5%,其中線上銷量為63.4萬臺,同比增長6.4%。
雖然有疫情沖擊,但是2020年全年激光電視+智能投影的“家用”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300萬臺階,向今年的400萬臺階前進依然“大有希望”——加上85+和98英寸液晶電視的降價,“2020年底家用百英寸大屏保有存量突破千萬臺已經是板上釘釘”!
所以,行業專家認為,現在電影觀看市場有這樣一個奇特的競爭:向1000萬塊百英寸大屏進發的家用網絡電影市場,以及70000張的傳統院線熒幕數量。兩個觀影技術載體平臺都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兩者的博弈也將決定“互聯網千兆帶寬,5G+光纖超高清時代”“電影觀影文化”的發展脈絡。
至少,對于內容方而言,居家大屏、院線大屏,很難“二選一”。如何整合兩個市場,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將持續考驗電影制作與發行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能力。
疫情加速的“觀影”文化轉折
院線和家用大屏的競爭不是新課題:例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沒有家用電視機的時候“電影院”處于絕對“黃金”階段,是絕對的奢侈品消費。甚至,直到彩電出現的早期,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工人也愿意攢兩三個月的積蓄,就為了去看一場“瑪麗蓮夢露”的電影。
而后,彩電從小到大、從黑白到彩色、從大體積到平板……技術進步不斷。中間甚至發展出了90年代開始流行于歐美的“私家影院投影機”。在這一家用觀影技術平臺升級的背景下,電影院線也從“奢侈品”完成了“平民”服務產品的角色轉換。甚至,很多院線已經不靠“電影票”賺錢,而是靠“飲料、零食”等周邊服務。
針對這樣的情況,21世紀電影產業發展出MAX巨幕技術——用院線的升級對抗家用大屏的升級,用更棒的院線震撼效果,吸引電影觀眾的“注意力”。甚至,專家認為,4K、8K等超高清時代,家用屏幕無論如何也呈現不出應有的內容效果:8K巨幕,只屬于電影院線。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家用市場已經在思考VR/AR的內容體驗方式,乃至于5G時代的大量直播內容、混合現實內容創新……《頭號玩家》的設想,已經部分性的成為家用觀影技術的進步方向。
綜上所述,百年視聽產業歷史,在一個特殊角度可以看做“院線和家用大屏”的競合歷史。用這樣的視角去看《囧媽》的選擇、《倩女幽魂人間情》的網絡電影口碑升級,就會發現“疫情”不過是某種一直在發生的轉變、一直存在的較量的小小“加速器”:疫情帶來的改變是具有歷史性、長期性的,更是不能回頭的未來趨勢。
6月,電影院必然“正式重啟”。甚至,一些地區已經著手五月下旬“春節檔首映”。2020年在電影業錯過了整整一個春天之后,應該如何擁抱“后疫情”時代的改變、應該如何看待疫情期間加速崛起的家用觀影市場,正在成為行業面臨的“靈魂”性問題。尤其是站在5G+新基建加速的背景下,大屏觀影,無論是內容創意、居家或者院線設備、發行過程,還是文宣策劃,都必須“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