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們不懂網絡直播,卻在特殊時期自學成才,成了“網紅”;
有一群人,他們反對學生上網,卻在特殊時期人不離機,成了“屏霸”;
他們,就是奮戰在“停課不停學”一線的老師們!
2月9日,漯河市實驗中學迎來首個“網上開學日”。初二年級的陳老師說:“因為疫情,我們只能空中相遇,雖然隔著屏幕,我卻依舊能看到同學們新學年的變化很大。”
未雨綢繆、提前籌劃,早在2月1日,漯河市實驗中學就召開了專題視頻會議,會上對疫情期“停課不停學”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學校決定采用網絡直播上課的方式,通過搭建云課堂,利用網絡互動直播平臺、各級資源云平臺等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和課業輔導工作,以確保新學期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校黨委書記、校長張一公同志傳達上級通知
為了強化網上教學管理,把網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漯河市實驗中學成立“停課不停學”工作小組。副校長任組長,負責線上教學整體推進工作;教務處張主任負責直播設備部署、線上課程組織等工作;副主任負責教師培訓、授課資源籌備等工作。
會暢教育為漯河市實驗中學的線上教學提供了全程技術支持,派出技術團隊與校方技術人員聯合行動,并對全校授課教師進行平臺使用培訓,確保每位教師、同學都能夠相對熟練地利用軟件進行常態化教學。
同時,會暢教育還為全校48個班級的近3000名學生開通了智享云課堂的平臺賬號,24名任課老師之間按照課程表輪流上課,9門網絡課程涵蓋了線下課堂的全部內容,實現原班級、教師、學生不變,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
線上課堂課程表
2月9號,漯河市實驗中學如期開課。每天六堂課,小班化教學,一個班級一個賬號,有些老師同時任教同年級的幾個班級,也可以上150~200人的互動大課。
進行中的線上課堂
張主任表示:
我們公立學校的老師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嘗試網絡直播教學,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何把握上課節奏,抓住屏幕前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都成為線上課堂的重難點,所以我們都是選擇學校各科經驗豐富的老師來上課。
但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第一次上網絡直播課心里也難免緊張:“一個人對著電腦會不會找不到狀態?學生會不會聽不懂?”教授初二年級數學的陳老師這樣說到。
接受新鮮事物需要一個過程,為了上好第一課,課前準備也需要格外細心,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準備電子教案,考慮到數學里會用到很多公式,陳老師還提前把要用到的公式放到課件里。
教師正在線上授課
緊張和壓力一直延續到上課之前。可當正式開課后,陳老師發現,跟平時上課似乎區別不大:
整堂課的氛圍很好,我與同學們的互動效果很順暢,畫面和聲音都很清晰。雖然學生不在身邊,可每講到一個知識點時,同學們都會通過各種互動途徑第一時間給出反饋,宛若面對面一樣。同學們積極性很高,原來線下不怎么愛回答問題的同學,線上也都積極舉手發言。
屏幕前認真聽課的學生
一位初三學生的家長告訴我們:“孩子在家上網課很自覺,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老師的課件準備得很用心,知識點總結也很到位。課間休息時他也會和老師同學交流,或者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鍛煉、讀書會一類的集體活動”。
從“假期模式”切換到“開學模式”,在會暢智享云課堂的加持下,將知識在空中進行傳遞。經過半個多月的上課檢驗,整個平臺運行穩定,師生們操作熟練,學校的網絡授課教學已逐步進入了常態化,師生們對在線上授課效果總體反映良好。
疫情期間,會暢教育采取網格化服務形式,以學校為最小單位網絡,根據“一校一策”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派駐線上線下服務保障人員有針對性地服務家校,對接學校、學生、家長的培訓和使用問題,隨時答疑解決問題,確保“將課堂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