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香坊區第141學校9年1班李愛華老師:準備開網絡直播課給孩子輔導作業,是我思考了很久的事情,因為缺少平臺,我試過很多種方式。周末把孩子們叫到學校去,有的時候還有會一些小忐忑,因為如果孩子們在周末去學校的路上發生什么意外,我這個老師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后來嘗試了微信和QQ上課,我和孩子們拿著同一本書,同一個練習題,大家就隔著屏幕學,但是也有它的弊端,因為我們整個的過程中,孩子們看不到板書,很多時候他們的學習只能靠聽,沒有視覺上的輸入,時間久了,孩子和老師都會感到很疲憊。
臘月27那天,通過網絡,知道了武漢的疫情。于是,下樓買口罩,發現哈爾濱很多的藥店都賣空了。走了6個藥店才買到了口罩,那個時候,我就在想疫情的到來會不會影響我們三月份的開學呢?
臘月29那天,我坐在從哈爾濱發往高密的火車上,很多人都沒有戴口罩,大家還將信將疑地對待這件事。那一天的上午十點武漢封城,接下來每一天的疫情變化,我都在關注著,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各種新聞APP進行查看。
隨著疫情每一天的加重,我開始擔憂孩子們的學習,我們是畢業班,我的學生是需要老師的陪伴的,他們的父母很忙,幾乎沒有時間陪他們學習,有的時候到家了,孩子們就都睡著了,第二天家長還沒醒,孩子們早早洗漱完畢就又去上學去了。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思考要怎么做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途徑。
很幸運,我看到了希沃白板的負責人發出了這樣的一個朋友圈。他們將免費開放直播課平臺,讓全國的老師們可以通過網絡就可以給孩子們進行輔導,這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個大大的福音。從知道這件事情之后,我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想早一點開始我的直播課。
春節是在哥哥家過的,家里人多,沒有直播條件,于是我便定了初六從高密回哈爾濱的火車票,戴了兩層口罩,坐了最快的高鐵回到了哈爾濱自己的家里,因為家里很安靜,網絡環境也比較好。
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以來,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嘗試,也是第一次可以不顧一切地想去做點什么,想在疫情到來的時候,做點自己能力范圍能夠做的事情,感覺很有意義,于是便用文字記錄了下來。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
參加希沃白板云課堂開課之前的網絡培訓,1月28日通過掃碼二維碼進入到了名為“希沃云課堂/線上網校東北1群”,剛剛進入的時候人員是200人左右,不到半個小時人數增加到了500人。當天由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并且在聽課的過程中,在網絡上進行了嘗試,感覺不錯。而且課后生成了回放。
2020年1月30日(正月初六)
從山東高密坐火車到達哈爾濱,晚上開始正式進行備課,準備第二天的課程內容。第一次嘗試,內容較少,主要是為了測試一下教師終端和學生終端在操作上會出現什么問題,將問題進行匯總,并且尋求工作人員進行解決。
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七)
為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家長們理解老師的做法,那天開課之前,我在群里這樣和孩子們說:
今天上午十點,我會啟用網上授課的方式第一次嘗試利用網絡授課講寒假作業。到時候,二維碼會發到群里。無論我們遇到什么困難,請大家一定安心學習,我們會一直在一起。老師昨天冒著風險趕回哈爾濱,也是因為山東家里人多,沒有地方開展網絡授課,條件不允許,只希望孩子們,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夠努力學習,在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不留遺憾。咱們班級的情況,是必須把功夫下在平時的,我們可能并不領先,但是不到最后,我們絕不放棄!這就是努力,這就是堅持!
云課堂直播課第一講開始,內容為《任務型閱讀專項》,學生們反響良好,本以為學生并不能很快適應,但孩子們比我想象的要聰明很多,他們幾乎不需要什么具體的講解,就能適應線上課程的學習,很多學生還會在課后自主的查找課程回放的位置,還有學生發現為了方便老師進行課上統計,他們還會自行更改昵稱。
(孩子們很快適應了新的授課模式,
并且還會對里面的小功能進行發掘)
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
云課堂直播第二講,內容為《任務型閱讀專項(二)》,準備的內容比第一天要多一些,上課的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增多,消息發送延遲的狀況沒有發生,課堂上學生通過手機端進行課堂互動,并且與老師進行交流。流暢的網絡環境為良好的課堂效果打下了基礎。在本節課中也嘗試進行了學生權限授權,學生反映較好,并且能夠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課堂互動。整體課堂效果要明顯好于第一天。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
云課堂直播課第三講,內容為《任務型專項閱讀(三)+單項選擇》,準備的內容比昨天又多了一點。
但是今天,我也做了新的嘗試,就是在講課的過程中,設置一些選擇的題目,為學生發送題板進行答題。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題板,但是它為課堂帶來的便利卻是極大的,學生通過題板選擇題目答案,答題過程中,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具體的答題人數,答題結束后,它會進行學生回答正確人數、回答錯誤人數、以及未作答學生名單。方便老師掌握學生的具體答題情況,這是傳統課堂所達不到的。也是我在整個的授課過程當中最喜歡的一個部分。
(學生通過答題板回答問題,教師端可見學生即時答題人數)
(題目結束后,系統自動統計正確人數和其他各個選項答題人數)
今天直播課后,我開始反思。網絡直播課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比起我們之前的上課方式,在突發狀況下有極大的優勢。但是,在整體操作起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思考和研究:
1.如何保證學生能夠積極準時的參與直播課堂?課前的引導十分重要。在開課之前要跟學生和家長說明,為什么要開設直播課程,我們在什么樣的社會條件下開設的直播課。通過課前和家長的溝通,與學生和家長達成共鳴。讓家長和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這是上號一節直播課程的關鍵。
2.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要準備好云課件的制作,開課時間的設置以及直播課二維碼的創建和分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所需要的課件動畫需要提前設置好。
3.在上課前要查看學生數量。對沒有參加的學生進行提醒,如果學生不能參加,要了解具體情況,防止教師產生“不上直播課,就是不學習”的心理,因為不同學生的網絡狀態是不同的,需要老師具體了解情況后再進行處理。
4.及時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其中。在授課的過程中,由于是一種新型的授課模式,很多孩子并不是十分適應,所以教師要及時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在授課過程中盡量不使用批評性的語言,通過使用鼓勵性積極性的語言促使學生樂于參與到直播課程當中。
5.互動很重要。授課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屏幕右邊的消息欄,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學生通過消息欄中的反饋,讓教師更加確定課堂的實際授課效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互動,對于積極參與的同學,要及時地給予一定的鼓勵。
6.簡單梳理本課內容。課程結束之前,如果時間允許的狀況下,教師可以將本節課學生的表現進行簡單的梳理,這樣讓學生體會到雖然是不能彼此見面的直播課程,但是老師仍然對每一個孩子進行關注。
7.學生比我們想象的要厲害很多。在我開設第一節直播課的時候,除了擔心網絡環境以外,我還擔心學生是否會使用直播課軟件。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對于新的信息化手段的了解和操作速度遠遠高于成年人。
2020年2月3日(正月初十)
今天我為孩子們準備的是《任務型閱讀專項訓練(四)+單項選擇》。其實想要上好一節直播課,課前一定要又充分的備課,掌握和估算出大約用的時間,以便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順利地完成當天設定的任務,還要在每一節課中想辦法讓孩子們更加接受這樣的上課模式。
今天我大約估算了一下我準備一節直播課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半小時不到兩個小時的樣子。因為自己帶的班級是初四學年,所以每節課的內容不能太少,但是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程度還不能太多。這節課,我還準備再做一個新的嘗試,就是開設學生權限,讓學生通過接觸手機屏幕來勾勾畫畫參與到實際的課堂當中。
我們把課程設置在了下午的一點鐘。我和孩子們相約下午一起上課,孩子們沒有食言,他們準時地出現在了直播間里。在消息欄里和我進行著互動。
其實,我的學生真的挺不錯的,他們很聽話,把道理和他們說明白,他們是知道努力學習的,就是有的時候過于貪玩,家長們忙于工作,沒有人可以很好的關心他們。我常和他們說,如果他們可以發揮全部的能量去努力學習的話,一定也能考出幾個清華北大來!
已經快晚上十點鐘了,我看希沃的微信群里,大家還在討論著上課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尋求著各種解決辦法,很多老師也在不停地討論著。雖然我們只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但是在疫情面前,我們也在屏幕的那一端做著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新的問題,在不停地解決新的問題,但是我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