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圍繞“完善環境、拓展應用、深度融合”三段式發展戰略,全面部署推進教育信息化和大數據建設,探索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發展,為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創出了一條具有陜西本地特色的發展路子。2020年12月8日-10日,在由奧威亞獨家冠名的“第二屆陜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上,陜西省各教育系統同期圍繞“三個課堂”開展應用研討會,共同交流與分享“三個課堂”的建設成果、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進一步有效促進陜西省教育信息化應用落地,真正打通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最后一米”。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朱選文致辭
陜西省“三個課堂”應用研討會現場
打造陜西模式 形成信息化應用特色
截至2019年底,陜西全省中小學校(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在全國率先達到100%,接入帶寬達到100M以上;持續推進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完善了“平臺+空間+資源”三位一體的資源共享模式;累計投入20億元,開發15個信息系統建設,整合8個國家系統和38個省建系統資源,建成了全省教育基礎信息數據庫;基于大數據在教育扶貧、教育地圖、安全防控等方面開展創新應用服務,開發建設了陜西教育地圖大數據分析平臺。 這一系列的信息化設施建設完成,有力支撐和保障以“三個課堂”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陜西模式”。期間,奧威亞累計服務陜西省2500多所學校,為多地師生搭建起信息化教學環境,有效助推“城鄉學生同步學習、城鄉教師同步教研、城鄉資源同步共享”。
奧威亞總經理羅正東發表致辭
成功試點案例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陜西省石泉縣原來屬于山區貧困縣,2017年底,獲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是陜西省入選的6個優秀試點單位中唯一的區域綜合試點單位。作為區域綜合試點,石泉縣率先開展基于名師課堂的教師“領航課”探索,從“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隊伍中遴選骨干教師組成學科團隊,由學科教研員牽頭,承擔線上示范課、線上點評課的引領示范任務,并按照“三環四步五定”模式進行有效實施。通過仿效領航課的研修模式,推進研課磨課活動,抓實課堂融合應用和校本研修,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融合應用能力,同時針對傳統教師培訓的痛點,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教育教學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的混合式研訓模式,有效解決了校本研修缺載體、網絡研修少平臺、培訓針對性不強、工學矛盾突出、教師參與少、成長緩慢等問題。 石泉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電教中心副主任徐啟軍表示,石泉縣開啟“專家點課-學校磨課-組長薦課-專業估課-集中展課”新模式,已逐步形成“名校+”、“名師+”網絡研修共同體,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領航課”實踐5年以來,石泉縣共推出示范課、研討課、展示課2200余節,一大批中小學教師在該模式中成長起來,先后有68名教師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質課大賽中獲獎,28節課例榮獲部級優課。同時,“領航課”模式獲得陜西省第十屆基礎教育成果獎,2019年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
石泉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電教中心副主任徐啟軍發表演講
平臺全面升級全方位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全省教學應用與管理數據的融合匯聚與共享應用,聚焦《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推進“三個課堂”應用落地,在奧威亞“全連接智慧教學平臺”助力下,陜西省將迎來省級應用平臺全面升級,實現“省-市-縣”區域教育信息化多維融合與管理,共同構建資源共享、數據互通、全省互聯的應用生態,目前陜西省教育廳、商洛市教育局已完成試點部署。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杜炫杰介紹全連接智慧教學平臺
強基礎、重應用、求創新、看實效,在陜西全省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和推動下,已然成為陜西教育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秉承“專注”精神與“匠心”情懷,奧威亞愿與陜西省一道,以推動“三個課堂”建設為契機,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創新落地模式、打造特色范式等手段,全面升級省級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以“云+端+應用+服務”核心優勢,保障“三個課堂”常態化按需應用,打造“理念引領、特色鮮明”的應用典范,深入推進陜西教育信息化2.0融合創新發展,為陜西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