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激光顯示產業的蓬勃發展,促成了一批創新品牌的崛起。視美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9年IFC展會上,PJTIME有幸專訪了視美樂工程事業部總經理王創先生。與王先生就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格局、視美樂的未來戰略深入交換了意見。
視美樂工程事業部總經理王創先生
發展:謀劃新格局
王先生首先肯定了國內激光顯示產業發展的巨大成績和機遇。王先生認為,國內激光顯示產品的機遇是多重性的。比如,激光顯示技術的創新意味著投影顯示的“一個新世代”,這是技術上換道超車的機會。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本土消費市場的崛起:如,教育行業在愛國主義教育下,是不是同等條件下更有利于本土品牌?再例如,堅果和極米代表的家用微投的“海量”走量,證明了中國4億中產的消費能力:2018年,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這對本土投影創新者非常有利。
“有技術、有市場,也有產業追趕和超越的自信,”王先生認為這不僅僅是視美樂的“天降使命”,也是整個本土投影軍團的“大任斯人”:過去數年,視美樂在商顯工程領域已經樹立起創新和核心技術持有者的標桿;未來視美樂將進一步謀劃更廣擴市場的“本土供給升級”戰略。
在訪談中,王先生率先獨家透露,視美樂正在實施武漢基地項目。謀劃一個以商教等規模市場為導向的新的研發創新和生產基地,突破無錫基地在規模上的束縛,為視美樂、也為國內民族投影產業的高歌猛進“添磚加瓦”。
品質:提升科技健康度
在談到產品和技術創新,王先生認為這是本土投影品牌的生命線:作為投影領域的后來人、作為這種尖端效果大屏幕的嶄新爭霸者,激光顯示圈不可能有“價格戰、農村包圍城市”這樣的路線:視美樂的策略一直是“占據高端,才能占據主動。”所以,視美樂的首批市場目標選定在了專業高亮商顯市場和教育數字化專業教室。
“技術創新是驅動力”,王先生表示,本土投影品牌的大廈要想不斷創造新高度,就要地基堅實。而這個地基就是“技術創新”。視美樂恰是以出色的原創激光顯示技術,實現了市場的不斷發展,并成為眾多激光顯示創新者中的代表品牌。例如,本次IFC視美樂展示了新一代“雙藍光”激光投影方案。
“首先,藍光激光技術,以其方案的簡潔性、高效性,成為激光顯示的主流選擇。在5000-20000流明領域,幾乎處于統治地位,”王先生認為這種格局會長久保持。同時,隨著技術的突破,市場對激光顯示的需求也升級了:“從解決有無,到解決更好”的轉變。后者是視美樂雙藍光所重點考慮的問題。
“教育、商用會議等很多場合,越來越注重‘健康安全’的概念。雙藍光切中這一產品體驗升級需求,創造性的將有害藍光大量消滅,提供更為可靠、高效、健康安全的顯示方案!蓖跸壬刂赋,激光顯示創新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任務,而現在“更健康”無疑是一個焦點。尤其是在家庭和教育領域,在保護視力的國家號召之下,視美樂決心去解決這個問題。
IFC現場,視美樂基于“SLPL1.0”技術雙藍光激光商教、家用投影產品與基于“SLPL2.0”技術的雙藍光靜態熒光滾筒高亮工程投影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其獨特的對有害藍光的抑制特性、更為高效的熒光轉化和更長久的熒光粉壽命,推升激光顯示產品達到嶄新的技術高度。
致用:開辟新領地
在創新方面,王先生進一步指出,激光顯示產業不能僅僅集中在“激光二字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切實解決激光顯示可用、易用之后,向“如何用升級”。這方面,視美樂一直走在市場前列。
IFC現場,視美樂展示了一種超短焦距激光微投影智慧產品:數字書畫板,書法和繪畫臨摹系統。王先生認為,這個產品的最大創新,不在于集成智能技術、集成數字書法和名畫內容、提供集成化的工程服務、激光顯示的技術升級等等方面,而在于這是“首次在書畫板場景上應用投影技術,并由此帶來了重大的體驗升級”。
數字書畫板搭載了書畫教學系統,為書畫的臨摹學習創造了便利條件。內含各朝代名家碑帖、繪畫資源,將原帖清晰映射到書畫紙上,畫面亮度高,字形線條分明。臨摹完成后系統會根據臨摹的完成度做出專業點評,給予書畫指導建議。數字書畫板可放置在任意桌面上使用,機身小巧方便攜帶,內置電池,省卻復雜的布線煩惱。臨摹是書畫學習的基礎,也是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因此書畫教學系統不僅能使書畫入門者輕松掌握技巧,對有較好基礎的人提升書畫水平也大有裨益。
率先推出數字教室解決方案、率先應用超短焦距反射式工程大屏方案解決數字展演中的諸多難題、率先開創數字書畫板特種應用產品、數字兒童體驗館創新、開拓餐飲,KTV等特種市場、謀劃家庭沉浸式體驗應用……這些創新的核心是“技術和場景的對接”,是將技術優勢轉化成應用價值。王先生認為,激光顯示產業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能力方面的”,而是“應用創新不足、應用拓展不夠深入”。
“一手緊抓核心技術的突破、另一手做到應用創新,市場新天地的開辟!”這就是視美樂當前產品創新的“雙輪驅動”。
競爭:針尖何必對麥芒
對于激光顯示產品的未來發展,王先生亦不回避產業的問題和矛盾。在王先生看來,激光顯示的未來發展既有“決定性”的優勢,也有相對性的問題。
首先,在優勢方面,投影顯示的獨特價值無可替代。投影顯示投射成像的特點,使得其適應于各種空間的應用、適用于“非破壞性”的表面呈現改變。且畫面可以充分與其他技術融合,比如建筑外表裝飾、互動和書寫、可控局部顯示……等等,只有投影能做到的應用方式比比皆是。這是投影顯示未來發展、激光顯示未來發展“絕定性”的方面。
第二,王先生也認可傳統大屏技術的廣泛進步,必然對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國內小間距led、液晶拼接等等持續創新,未來的大屏顯示很可能是“三分天下、四分天下”的格局。這將加強市場的競爭烈度。且在不同競品技術有市場重疊的情況下,技術之爭會長期化。
另一方面,王先生認為激光顯示產業在“全產業鏈競爭力”上的努力還不夠充足。比如,近年來液晶顯示價格下降迅速,這導致商教市場其份額快速做大。反觀激光顯示,在激光器、鏡頭、芯片等方面受到包括產能、需求規模、市場結構等各種因素制約,價格還不夠理想、本土化程度也有待加強。
“差距是問題,也是機遇,”王先生指出激光顯示產業鏈競爭力的不完美性是這樣一個年輕產業的必然“宿命”。但是,恰是這種不完美性,標志著激光顯示還有巨大的上升和發展空間。“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所以,在王先生看來,無論是與競品技術的競爭、還是激光產業鏈自己的升級問題,都不需要“處處針尖對麥芒”的與成熟產業做比較。更科學的態度是,發揮激光的優勢、發揮投影的優勢、解決好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應用問題,用內因的革命驅動外部市場的升級壯大。
后記:在整個采訪中,王創先生并不沉浸于激光顯示和視美樂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能夠時刻居安思危、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戰略。王先生高度看好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前景,并將產品的創新和應用的創新視為關鍵支撐戰略。對于激光顯示的未來,王先生認為,本土品牌主導、規模持續擴大是必然的趨勢。篤定激光顯示的未來應該是一種產業自信、技術自信和市場自信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