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于重慶舉行的76屆教育展上,各個教育設備和方案大廠紛紛攜帶自己最新的創意產品登場。在眾多國際巨頭身影之下,一家中國企業卻格外“新”意輩出。這就是羿飛教育!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數字教室方案的領軍者之一,羿飛教育正在教學信息化、數字化領域持續扮演“開拓者”角色,已經成為眾多行業伙伴爭先模仿的對象。
76屆教育展現場,PJTIME有幸專訪了羿飛教育總經理劉聰先生(以下簡稱劉總),就數字教室市場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交流。劉總坦言,今天恰是數字教室產業“最好的時代”,羿飛教育將繼續“用創新推動高質量的供給側革命,不愧時代和廣大師生的厚愛”。
利用好投影的“特色”,不斷開拓新應用
交流中劉總首先與我們分享了羿飛教育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從最初的以專業地理教室為中心,到拓展到歷史學科,再到現在綜合化的多方案專業數字教室應用體系與例如本次展會推出的“書法臨摹數字課桌”這種“高度細分化”應用領域的創新產品,羿飛教育不斷將“現代數字技術,特別是投影顯示技術與教學實踐結合,走出了一條‘以應用場景為中心、顯示呈現技術為基礎、教學難題為抓手’的成長之路”。
對于本次展會中,羿飛教育推出的“數字微投影書法臨摹課桌”,劉總特別“自豪”。“這一創新解決了數字書法教學的5大痛點”:首先,傳統的液晶顯示數字課桌,需要比較薄的、透明度高的紙張,即便如此其顯示依然不夠清晰——因為液晶顯示的亮度有限;其二,傳統液晶數字課桌不能使用毛氈,因為毛氈不透明,而沒有了毛氈對于書寫的觸感和筆鋒感影響要比“薄紙”更為顯著;第三,采用透明的薄紙書寫難免有滲透墨汁的問題出現;第四,傳統書法多采用水寫練習,即節約紙張也環保,但是液晶課桌對此不友好;第五,投影反射式的成像,不僅在書寫紙上字跡更清晰,而且也更為舒適護眼。
同時,羿飛教育這種數字臨摹課桌,采用的整體布局和布線設計、主機位置,以及配套數字攝像頭對每次臨摹拍照留檔的設計,都更為貼合數字化的教學實踐,也可以為智慧化應用提供基礎“視頻和圖片分析數據”。在劉總看來,這種微投影數字臨摹課桌是一種“幾乎調用了投影顯示所有優勢”的場景創新,切實體現了投影顯示與平板顯示比較的“多種應用便利和優勢”。
劉總認為恰是成功實現了“技術特色與應用痛點”的緊密結合,才讓羿飛教育的專用教室解決方案“遍地開花”。例如,數字地理教室羿飛教育全國占據大部分份額,已經有近4000個應用案例——大量的應用進一步促進了羿飛教育對客戶需求的把握和挖掘,讓產品方案更為出色和貼合實際場景,形成了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應用上的“實在性”、實踐上的“可復制性”的創新產品體系。
“如果說過去的多年努力,羿飛教育有什么經驗,那就是技術創新突破與客戶真實需求痛點之間的良好共鳴,”劉總為羿飛教育的高速發展做出如此總結。
用服務化的思想,讓好產品落地生根
在劉總看來,技術公司、研發創新公司、產品公司、乃至于解決方案公司,這樣的定義都無法準確概括羿飛教育的屬性:“我們先是教育、后是科技——是科技服務于教育的公司”!
深刻理解教育產業的本質特征。“教育不是快消費、不是暴利、也不是概念產業”。做教育最要不得的思想就是“急功近利”!76屆教育展,有些方面就有些“過于炒作概念”,而未能抓住“應用落地”這樣的中心。
比如,同樣是數字教室系統,羿飛教育的大數據就發現了一些“秘密”:華東地區的應用頻度遠高于西部地區。地里數字教室,華東地區的教學應用幾乎100%會使用,西部地區的使用情況就非常不好。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不同地區的考試范疇、課程設置有差別;不同地區的教師的習慣和自身素質有差異;乃至同一學校的年輕教師和大齡教師對這個新事物的認識與應用水平也有差別……
“復雜而且龐大的現實應用處境,讓數字化教學的普及必須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有經費、采購好的設備和系統;第二是產品功能上可用、效果上理想,特別是有羿飛教育云資源平臺這樣的強大后端支撐;第三則是“應用成習慣”。這里面的第三點恰是行業的最大痛點,也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層面——而這也是羿飛教育“服務師生”的另一個抓手。
劉總介紹,羿飛教育始終堅持“客戶培訓”的“親抓親為”,把真正落地實踐、真正用起來作為“項目告一段落的標志”:老師學生用好之前,團隊決不收兵!2019年羿飛教育進一步在全國推出“應用百家”的行動,將各地的應用經驗“串聯起來,做全國的比較和推廣”,讓好的點子、好的實踐細節能夠更快速的惠及全國教師與學生。
當我們問到,羿飛教育這些“本職之外”的活動,會不會為“競爭對手做嫁衣”時,劉總更是從容的表示,“模仿學習羿飛的很多,但是羿飛依然全面領先”——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將“用”這片土壤保養的肥沃,產品和服務端的市場才能更加良性成長。“這也是教育產業的特點:沒有社會價值的思維,就不能做好教育產業”。
以扎實好用、勤用愛用為中心,羿飛教育將企業內涵拓展到“教育產業的長尾端”,將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構筑了嶄新的產業思維和戰略支撐體系,也進一步促進了其專業數字教室產品與解決方案的落地。
超前探索新技術,持續豐富數字教室場景
在劉總看來,數字專用教室行業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行當。一方面,教育數字化、信息化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行業技術的進步雖然多彩紛呈,但是也有很多不夠充分的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續應用和挖掘新技術的創新是每一個行業同仁的“時代使命”。
76屆教育展上,羿飛教育亦展出了基于VR和MR的應用解決方案,涵蓋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應用。劉總表示,VR產品與專用數字教室的一個區別在于“VR是高度個體型”的應用。同時,羿飛教育也有一套“學生注意力評測系統”,也是個體化的應用。兩者具有教學實踐點位上的共同性,能夠有效的結合,形成嶄新的“個性化”教學實踐。
相比較而言,MR技術更為側重“公共”的學習過程。VR的個體化使其缺乏溝通、大范圍感知能力。MR能很好的補充這些不足,使其更容易成為課堂主角。不過對于VR和MR的發展,劉總都認為“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發和創新”,今天從設備、體驗、應用和內容支持方面都有不足。
除了新的感知技術外,羿飛教育也高度重視“智慧”概念的火熱現象。劉總指出,教學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必然要“智慧化”,但是此前依然有三個必要步驟要“腳踏實地”的走過去,第一是數字化、第二是數據化、第三才能“智能化”。——“不管是學校也好,廠商也好,都是一樣的,數字化是數據化的前提,數據化是智能化的前提”,離開這個過程談智慧教學都是“空談”:空談難免陷入概念炒作,乃至貽誤自己和他人。這方面羿飛教育則始終腳踏實地,以數字化為基礎,向數據化不斷演進,持續發展真實落地的智能化應用,而非炒作“好高騖遠”的概念。
“技術的規律就是不斷進步,你不發展就會落后——這是基本的戰略!眲⒖偙硎,即便投影顯示這樣的“看似成熟”的產品也在不斷進步。例如,2018年羿飛教育率先推出“無有害藍光的激光投影機”產品——這種產品能夠把傳統激光光源中的高頻短波藍光轉化成465納米以上波長的藍光,進而實現更加健康護眼的顯示畫面。再例如,現在超高清概念非;馃,羿飛教育亦認為未來教學投影的分辨率會從1080p起步,最終向4K進步,這方面羿飛教育的產品選擇也盡量超前,滿足未來高質量教學視聽數字化應用的需求。
當然,劉總也非常關心“成本”方面的技術變化:始終指出,教育產業的著力點一定是“普惠思維”,“公平構建”。這方面,產品和系統成本的進步就是“產業發展”的必要因素。包括激光顯示、VR等新技術、乃至于LCD液晶顯示的成本一直在變化,越來越友好。羿飛教育也充分利用安卓技術體系的相對成本優勢,努力構建好用、易用卻低成本的用戶UI和平臺,充分利用多種資源、各種方面滿足教育教學普及化應用的市場需求,期望“技術創新更快成為廣大的社會價值”。
后記:因為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所以這是教學設備產業的最好時代;但是也正因為機遇多多,更多的企業難免“有點飄”。這樣的行業現實中,羿飛教育始終將“實踐落地”作為核心抓手,劉總更是時刻提起“教育行業長尾、普惠、多元的市場規律”,充分敘述了羿飛數字專用教室“科技創新領軍者”“另一面的精彩故事”,也為行業同仁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思維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