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液晶電視和商顯市場的熱點會集中在哪里呢?對此,市場人士異口同聲的會說:是大尺寸。尤其是75英寸產品,正在成為市場的新寵,渴望代替傳統的65英寸,成為5%高端市場中最大多數的選擇之一。
大尺寸成為液晶顯示“唯一”成長動力
對于液晶顯示行業而言,2019年勢必是一個更為尷尬的時刻:一方面,OLED手機進一步普及、OLED電視銷量持續增長,同時,液晶顯示主要市場的彩電和電腦顯示行業“總量”幾乎穩定。但是,另一方面,2018年投產的咸陽和綿陽8.6代線、2017年12月投產的合肥10.5代線,2018年12月投產的深圳11代線,還在不斷釋放新的產能;2019年至少還有滁州惠科光電液晶面板第8.6代項目、京東方第二條10.5代線、群創的廣州10.5代線會進入投產階段——行業供給依然在增長。
需求有限,供給增加:如此背景下,液晶顯示的發展出路就只剩下一條——“大力做好大尺寸產品的市場拓展”。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74萬臺,同比微增0.5%;零售額規模為1490億元,同比下降8.6%,零售均價3121元,同比下降9%;零售顯示面積3370萬平方米,同比上升6.8%。
按照上游產能消耗需求看,零售顯示面積的增加,即是對面板產能的消化。這方面,2018年主要的發力點是65英寸電視,全年市場份額首次達到1成,增幅幾乎是翻番——對應于面板的均價,則下降35%以上。實際上,恰是65英寸以上電視的銷量增長,讓2018年的彩電市場銷量微增;也是這些大尺寸產品的銷量增加,讓顯示面積數據穩健成長;同時更是這些大尺寸電視的迅速降價,大幅拉低了全年市場的定價水平。或者說,6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產品,基本決定了2018年彩電市場的關鍵宏觀數據趨勢。
在商顯領域,彩電行業的大尺寸化趨勢同樣存在:2018年會議平板市場進入井噴期,市場銷量規模將達 29.5萬臺,銷額 52.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 192%、156%;65英寸及其以上產品占據8成份額。2018年,教育交互平板市場銷量為 108萬臺,同比增長 22.6%;其中,65英寸產品份額占比為 29%、75英寸份額比重13%、86英寸份額占比增長7成,提升到20%。
會議顯示和教育顯示,作為目前僅次于彩電市場的應用場景,受到應用環境“人多、空間大”的特殊需求影響,產品“大尺寸化”趨勢比彩電產品更為突出,也成為了大尺寸液晶面板消耗的重要增長點。
供給創新,成功驅動“大尺寸”液晶成長
2018年以來,大尺寸液晶終端產品的消費爆發,不得不說京東方合肥10.5代線投產的功勞。在此前,全球的高世代面板廠除了夏普10代線,就是8.5代線。后者在大尺寸產品上的劣勢明顯。
例如,8.5代線只能切割3塊65英寸面板,或者2塊75英寸面板,且邊角料高達玻璃基板的三成以上。而10.5/11代線,可以切割8塊65英寸面板,6塊75英寸面板,玻璃基板的邊角料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夏普10代線,雖然可以切割8塊60英寸面板,但礙于月投入基板只有6萬塊(實際投產規模,甚至長期未達到這一設計產能),整體供給瓶頸明顯。
因此,以8.5代線為核心的彩電供給端,是完全無力承擔“65英寸及其以上產品”市場普及的重任的。京東方合肥10.5代線2018年的投產則成為轉折點:按顯示面積看,該條線幾乎是三條夏普10代線的產出規模。尤其是隨著2018年底深圳華星光電10.5/11代線的投產,2019年,大尺寸面板產能提升將更為明顯。更何況,預期2019年底,廣州和武漢兩條10.5代線還會相繼投產——大尺寸面板供給將實現從緊缺到充裕的轉折。
研究數據表明,2018年4季度,京東方提供了131.9萬臺65英寸面板,30.3萬臺75英寸面板。其中,75英寸面板,京東方從全球份額可以忽略,迅速成長為市場第一——10.5代線功不可沒。行業研究人士認為,按照京東方目前的產品結構,10.5代線重點目標可能在75英寸產品上,產能分配可能將達到一半,乃至更多。實際上,京東方2018年的41.1萬臺75英寸面板,幾乎都來自于下半年10.5代線的切割。四季度的產能也說明10.5代線“產能爬坡也已經超過半數”。
對此,按照滿產的產能投入看,京東方合肥10.5代線2019年的產能貢獻,至少是2018年的3倍左右。在加上華星光電深圳10.5/11代線的產能,75英寸產品供給總量在2019年“翻番”并不為奇。行業預測,75英寸液晶產品將是2019年增幅最大的液晶顯示細分尺寸板塊。
10.5/11代線在75英寸上的優勢,亦改變了更大尺寸產品的供給結構。10.5/11代線產能巨大,必然擠壓其它低世代線的市場,尤其是市場總需求擴張不利的背景下,低世代線也有導入更大切割尺寸的需要。比如,華星光電10.5/11代線,按照玻璃基板面積看,產能幾乎是此前華星光電兩條8.5代線的總和。事實上,韓臺等地面板企業利用7.5代線和8.5代線,切割86和98英寸面板的熱情在增長,這也促成了后者市場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對于會議和教學顯示而言,這種大尺寸顯示設備格外受歡迎。
迎接75英寸主導,大屏進入新時代
2019年大尺寸面板,尤其是75英寸產品的故事,不會比2018年有太多新事情,只不過是市場主角增加了華星光電這個玩家。
2018年京東方憑借10.5代線的擴張,電視面板產能同比大幅增長40%,尤其是產品結構從依賴小尺寸,向65和75英寸擴大,更實現了75英寸從“零”到市占第一的躍變。這一幕2019年將在華星光電深圳11代線上“完全”重演,并會導致65英寸以上大尺寸面板的制造中心從韓國轉移到中國大陸。
具體到75英寸產品上,假設京東方僅僅是穩定在去年4季度的30萬臺,那么全年市場可供應120萬臺銷量。華星光電產能爬坡不必比京東方塊,依然渴望達到去年京東方44萬臺的供給規模。——這是已經非常保守的市場格局分析:京東方10.5代線尚未滿產,華星廣電作為全球10.5/11第二條線,理應爬坡更快。但是,即便是如此保守的估計,考慮到2018年,75英寸面板,排第一位的LG顯示器供給105.6萬臺,三星顯示器排第二位 83.4萬臺的規模;乃至于2017年全球市場不過150萬臺的總量,這一分析得到的增量依然“非常可觀”。
如果京東方合肥10.5代線完全滿產,且半數產能給予75英寸產品,成品率超過80%,那么全年市場就將提供350萬臺左右的75英寸面板——這對于這類大尺寸電視的歷史銷量而言,可謂一個天文數字。
總之,2019年會成為75英寸市場的大爆發之年。無論是彩電市場,還是商顯的會議平板、教育的智能電子白板都能從中大幅獲益。在總量增加、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背景下,75英寸憑借10.5/11代線的投產,必然迎來一個爆發階段。尤其是考慮到2019年底還有京東方武漢、群創廣州投產和爬坡,全球大尺寸液晶的產能比拼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