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商顯行業經歷了又一輪“宏觀經濟”主導的“調整”。商顯行業本質是一個“小小”的信息終端產業,自身不具有內在的獨立的需求邏輯,而是跟隨宏觀經濟和具體的細分場景格局波動。
首先,2019年中美貿易大戰一波三折。年初好好的談判,擱不住美國政府的反復;年中的一輪新升級,也擋不住年底始終要回到談判桌的現實。但是,美國政府玩的過山車不亦樂乎,相應的產業企業,無論是歐美的還是我們本土的卻都“心驚膽戰”:經濟喜歡確認性。這一點在2019年可不容易。
第二,在多重因素疊加下,2019年全球經濟并不輕松。過去3年的增速老大,印度“掉如落崖”,歐洲的穩定性也在經歷英國脫歐、法國黃背心、德國放緩等的負面擠壓。甚至,歐元、美元重回寬松通道,全球央行的降息協同效應不斷放大。
第三,從國內市場看,雖然“全球風景一邊獨好”,但是結構性的問題依然不少、輸入性問題大于往年。這導致“穩”字當頭的政策趨勢更為明朗。相對很多行業而言,商顯產品對市場消費端熱情的變化更為敏感,對逆周期調節政策的反饋更為落后,對宏觀經濟格局的觀望情緒更為濃厚。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是2019年商顯行業增幅較2018年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用行業專家的話說,2019年可能是一個新周期的開始,這個新周期里:“增長沒問題”——這是一個很穩定的預期;但是增長也不會如此前那么容易——增速下降、競爭升級、市場集中化都是題中之義。
當然,商顯行業對宏觀經濟的敏感性,不如對產業經濟的敏感性高:5G+AI的行業成長主旋律并沒有變。反而在經濟逆周期下,數字新基建背景下,正在孕育新的成長高峰。只不過,2019年還只是未來創新場景商顯大顯身手的“畫餅”階段。行業人士說“信心沒問題”、“但更需要耐心”。
綜上所述,2019年的商顯市場,更多的體現“承上啟下”的轉折點特征。無論是總體增幅,還是細分市場的結構變化,亦或對未來的期待,在2019年都表現出“嶄新的市場節奏”。這種變革趨勢嶄露頭角的特征,更值得行業企業“深刻分析”、“著重研究”,從細節的行業變化中發現未來的“制勝點”,更進一步“積蓄實力”,為下一輪行業增幅爆發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