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廣州——英特爾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師資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舉行,廣州市教育局、市教研院、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和職業院校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近100人出席了此次活動。此次英特爾與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共建人工智能師資培訓暨教育教研基地,強勁助力了廣州市教育局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工作的切實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師資培訓以及職教學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為順應智能化的時代發展潮流和教育部提出的“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需求,廣州市教育局率先采取行動,發布廣州市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改革試驗區校的通知,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加大廣州市中小學人工智能師資培訓落地力度,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加速發展。
為此,英特爾已協助支持本地合作伙伴(廣州萬維圖靈、廣州創顯、深圳縱橫信等)在廣州市及周邊市區開展70余所中小學人工智能師資培訓、科普體驗公開課,旨在構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態體系,用新方法培養學生人工智能實踐創新能力。
廣州教育學會吳強會長表示:“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文件的頒布實施和職業教育大發展的背景下,這個基地的建立意義非常重大!希望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智能制造教育研究、課程建設、師資培訓與應用示范等方面整體推進,與英特爾公司一起為提升廣大師生人工智能認知水平、智能思維、智能素養,為打造人工智能各個層級高素質人才,推動技術發展和突破,為培養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貢獻力量!”
打造“智能+”創新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以信息化、人工智能、區塊鏈為基礎的新行業將會興起,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或將成為青少年將來的立生之本。英特爾不斷拓展創新,將科技前沿知識和最新技術成果融入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培育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精神、科學素養和意志品質。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表示:“英特爾擁有豐富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組合和強大的生態系統支持,致力于促進人工智能的創新,并推動人工智能從理論走向實踐。英特爾與教育界和科研機構合作由來已久,通過與廣州市輕工學校共建人工智能師資培訓基地等方式,將領先的技術、理念、實驗等資源與人才培養對接,為打造中國人工智能高素質人才,不斷推動技術發展和突破貢獻力量。”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姚衛紅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或將成為孩子們將來的立生之本。因此,在智能+時代,此次和英特爾公司共建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師資培訓基地,必將發揮教育+科技服務社會的更大優勢,意義重大。
英特爾將AI與學科教學、師資建設、學生發展相結合,攜手北京聯合偉世依據地方教材,向學校提供一套完整適用的人工智能實驗室解決方案,分層部署,靈活可擴展。包括可視化普適實驗課程,自動駕駛、機器人等場景體驗,以及用于存儲及管理實驗數據的本地算力中心。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英特爾人工智能師資培訓基地由廣州萬維圖靈公司運營,可以有效幫助教學雙方理解人工智能核心知識點,掌握人工智能實現的過程,發揮自身創新能力。
業界頂級軟硬件技術,推動 AI在教育行業落地
為應對當今的人工智能應用和未來更復雜的人工智能任務,提供人工智能提供端到端全棧解決方案,英特爾提供業界最全面的硬件和軟件技術:能夠處理最廣泛的AI工作負載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用于深度學習推理工作負載的實時可編程加速的英特爾®FPGA;用于神經網絡和計算機視覺應用的英特爾®Movidius™ Myriad™ VPU;專為最密集的深度學習訓練和推理而設計的英特爾®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以及支持快速開發可模擬人類視覺的多平臺應用和解決方案英特爾®OpenVINO™計算機視覺技術。
目前,英特爾的人工智能教學裝備、課程體系、師資培訓、協同育人等方面已經獲得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以下簡稱“裝備中心”)高度認可,并在“中國杭州灣高端教育裝備創新產業城高中人工智能實驗室”中,英特爾作為最主要的企業合作方打造了一系列基于英特爾技術的人工智能實驗室課程資源和實施方案。
對教育的尊重,深植于英特爾的DNA
英特爾對教育的理解基于15年來教育工作者對課堂的觀察和研究,過去十年在全球教育領域累計投資10億美元,擁有超過100個國家的教育項目。作為教育行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英特爾堅信創新和變革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驅動力,致力于幫助受教育者成為合格的社會角色,完成必要的知識準備、能力準備、身心準備。
此次英特爾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師資培訓基地的建立不僅僅是積極響應國家智能戰略,攜手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落地,更是為培養中學生具備面向未來的科學素養而共同努力的見證。未來,英特爾將繼續發揮技術創新與生態優勢,攜手教育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教育全產業鏈模式,為教育發展提供全方位、立體式服務,持續不斷推動創新教育平臺加速發展,面向未來,培養與輸送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