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改革的穩步推進和全面實施, 全國多省市已進入新高考模式。近日,2019年全國地理新高考復習備考培訓會在重慶市第七中學成功召開。本次培訓會由《地理教育》雜志社主辦,重慶市第七中學、探程研學承辦,羿飛教育贊助,來自全國各地近300位地理教師、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培訓會。
在會上,來自浙江省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的湯國榮副院長作了題為《基于核心素養的地理試題設計與教學導向》的專題報告,為與會教師深度解讀新高考相關問題,探討解決新高考帶來的教學困惑。同時,來自重慶市實驗中學和重慶市巴蜀中學的優秀教師呈現了兩堂精心打磨的高考復習課與大家共同研討。
培訓會現場,羿飛教育作了一場《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全數字化地理教室環境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的主題演講。以羿飛教育數字化地理教室在全國各地中學落地推廣的實踐經驗為依據,從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學現狀、全數字化地理課堂的打造及運用等多個方面闡述,為大家展示了全數字化地理教室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在信息時代數字化地理教室可以有效實現知識的高效獲取,從可視化、交互化、探究式、談論式、參與式等方式中感受數字化地理教室帶來的便利。
重慶七中:數字化地理教學的先驅
重慶市第七中學創建于清乾隆23年(1758年),后更名為東川書院,光緒二十九年東川書院改名為重慶府中學堂。后又陸續更名,歷經九易校名,四遷校址,最終成就了今日的重慶市第七中學。
重慶七中秉承“未來教育”理念,率先創建起重慶市地理課程創新基地,從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課程體驗中心等地理專業館室的建設、社團活動的開展、地理選修課的實施等方面積極營建校園地理文化,不斷優化學生學習地理的教學環境。
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
重慶七中的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由羿飛教育設計承建,高清的地理圖像、各種地質地貌模型、數字立體地形、天文演示穹頂……將現代影像技術與地理教學最大程度的整合,讓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
還記得中學時代的地球儀、地圖畫冊嗎?在重慶七中的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這些傳統教具都已經被現代化數字設備所取代。位于教室正前方的數字立體地形,集中國、世界立體地形、教學PPT、Flash動畫、白板于一體,能隨時調取各種地圖并在立體地形上展示,各種地理要素一目了然。
環幕示教系統和天文演示穹頂都用于地理視頻資源的播放。環幕示教系統有著巨大的屏幕,視覺沖擊震撼。天文演示穹頂顧名思義,將學生的視角轉向太空乃至整個宇宙,更直觀地了解地月系、地球與太陽系、地球與銀河系之間的關系,了解恒星、行星的形成及宇宙的演變過程。
地理課程體驗中心地理課程體驗中心是師生開展各項地理活動的核心區域,通過各種體驗活動營建濃郁的地理氛圍,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地理課程體驗中心設有全面精致的巨幅地貌沙盤、藏有千余件巖石、礦物標本的巖石展區、真實還原8級地震現場的地震體驗室、海洋國防教育區以及地理沙龍室等。
新課程改革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而這正是羿飛數字化地理教室的核心。作為數字化專用教室解決方案提供商,羿飛教育也和廣大師生一樣在積極“備考”,不斷探索創新以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改革,在數字化的地理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成熟的全方位教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