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一聲,“數據導入完畢”幾個大字伴著清新、悅耳的提示音跳出,讓曲面屏手機天生就有的高顏值更為色彩斑斕。
“可以開始用啦!”捧著手機的馬尾辮小姑娘滿臉笑容,一副幸福感溢出的樣子,而一旁拿到了情侶款的男朋友已經開始下起了吃雞游戲。兩人在第一時間享受著雙十一這“單身狗”的節日給這對小情侶帶來的福利。
這里是重慶家電超級店,這種場景不少見。
小姑娘的喜悅不單在于覬覦良久的新款手機終于到手,更在于,她是幾分鐘前剛剛在網上秒殺到的最低價,幾分鐘后她就在超級店拿到了拍下的手機。
網上殺價,現場拿貨。都9012年了,誰還愿意在家里坐著干等快遞?
重慶家電超級店能做到線上線下一盤貨,正是因為采用了基于京東星鏈零售物聯平臺的數字門店解決方案,享受了英特爾開放零售倡議(ORI)帶來的利益。
線上價格實時反映到實體店,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這是高科技所支配的“高端活兒”。
智能零售線上線下同步聯動:那只是世界本來的模樣
就像《天氣之子》里三葉祖母所說,“那只是世界本來的模樣”。線上、線下的價格浮動,本就應該是同步的。這不只是消費者的愿望,更是實體店所需要做出的承諾。
然而,把最大的便利給到消費者的實現過程中,困難重重。
近年,不少實體店都開始試水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局部應用場景上不少新的創意幫助實體店煥發光彩。
站在智能鏡前就能虛擬試穿款式不同的新衣服,這對需要排長隊、進入狹小空間穿脫衣服的試衣間是一個良好的補充;全彩大屏、實時更新的電子菜單代替了站在門口吆喝拉客的店伙計;削面機器人標準又不知疲倦的刀法,輕松達到老師傅的水平不說,更為食客增添觀賞的樂趣。
但真正的智能零售,絕不止于此。
一片片獨立區域的智能場景設立只是智能零售的一小步。
店門外樹立著的電子觸控屏成本不菲,有趣的游戲能吸引住顧客的腳步?墒,多少人玩過游戲后能進店?又有多少進店的人逛了最熱銷的貨架?電子價簽上排列著林林總總的信息,便于點擊、查詢和比對,但最終,有多少人真的買走了多少件商品?
這就涉及到廣告牌、攝像頭、電子價簽、互動貨柜、POS機等設備之間的數據共享和智能分析。進店率和轉化率這兩個對實體店最為關鍵的考核指標,是不可能指望那些一個個孤立的智能場景去有效催生的。
更不要說線上、線下的實時數據交換。
此即是英特爾推出開放零售倡議,以薈萃整個業界智能零售探索力量之緣起。
開放零售倡議:你打造新世界,而我打造你
零售,就是要一切用結果說話。先看結果: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重慶家電超級店經受住了線上千萬級庫存量單位(SKU)同時變價所造成的高并發數據交換,打破了多個行業記錄,為超級體驗店的顧客們,帶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購物體驗。這個占地五萬平米的大型電子商場,擁有著極為龐大的電子價簽的使用量,部署了眾多客流攝像頭,為顧客篩選信息提供便利的互動貨架也是無處不在,但它仍然美美地實現了連接標準化和業務數據統一。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重慶家電超級店里面到底是什么樣的?
重慶家電超級店圖示:電子標簽、立體空間熱力監控、云貨架下單、全景云貨架、顧客行為識別、全鏈路數字化
于是,文章開頭的美麗故事才得以順利發生。
此處應該提一下英特爾的開放零售倡議。全球聞名的國際大廠們愛給自己的解決方案、行動計劃,起一些特別不性感的名字——還好英特爾的這個開放零售倡議勝在易懂。該倡議致力于凝聚行業力量,共同搭建創新零售門店整合平臺,將智能門店不同設備的數據彼此打通,將零售應用的不同場景相整合,并向使用者提供數據分析和遠程運營的能力,以此解決零售平臺面臨的整合、簡化和創新等不同層面的挑戰。
怎么解決挑戰呢?
英特爾開放零售倡議攜手京東星鏈零售物聯平臺,打造基于Edgex的邊緣計算平臺,統一接入、管理邊緣端設備,支持實時上報和離線記錄數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并通過定時任務,對數據進行定時采集、上報。以邊緣計算盒子為中心節點,進行數據收集處理,在邊緣側實現一個完整的計算系統。支持設備間的數據交換,設備聯動,支持多種方式的設備接入,消息通知等。
《識微見遠,英特爾三大物聯網戰略引領“萬物智能互聯”變革》
簡單來說,實體店里的智能設備如攝像頭、電子標牌等,以及一些非智能的設備,不管多少種類,也不管是不是基于同一個架構,都能得到統一的連接和管理。而數據產生之后,通過EdgeX標準化的數據接口,連到邊緣服務器,本地分析、優化、清理、壓縮之后,再傳到京東云。
于是,一個高效、實時、穩定又有趣的線下智能零售新世界,就誕生了。
電商vs.實體店:智能零售解開《雙子殺手》的選擇題
那道著名的選擇題——“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問題既出,難倒一片。這問題,前兩年曾困擾線下實體店。網購這么火,實體店怎么生存?
而在智能零售無處不在的今天,實體店們已經找到了生存的新方向。
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詹森僑(Joe Jensen)
對此,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詹森僑說過:“為了技術而提供技術,不會持久;而為了顧客的便利提供技術,會得到顧客的最大的支持。”這就是實體店的生存之道。
以前文提到的EdgeX統一收集數據為例。一家門店在很多地方設置人流攝像頭,各個不同角度的視頻流在邊緣服務器用AI作處理,于是,顧客數量的多寡、人流的走向規律以及停留時間的長短,會被后臺的AI算法描繪出不同的顏色,紅色是熱區,藍色是冷區。利用這些數據,店家就可以進行統籌管理和分析、并作出決策,比如,考慮把某些熱區的商品,放入到冷區以增加人流。有了實實在在的數據做支持,一些店面管理的具體措施,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此時,邊緣服務器的本地處理也很關鍵。當互動貨架或電子標牌掃到顧客時,人臉識別技術會識別會員,立刻激活會員往昔購物數據,并根據會員的喜好在電子標牌打出貼合的廣告。這時候,如果還要把數據傳回到云,再從云拿到本地推送,這幾秒鐘的傳輸時間,現場銷售顯然是等不起的。
智能零售的世界,并沒有發展成百千商場靜悄悄的世界。物流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購物途徑的便利,但智能零售帶給實體店的新生卻正好能提供網購后等快遞所不能提供的即買即拿貨、體驗式購物、社交氛圍這些顧客的剛需。那些已經習慣了躺在沙發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切都靠網購的人們,偶爾去趟商場,會驚異地發現,商場人潮涌涌,大為熱鬧。
回歸顧客至上的本質,做有用的創新,這就是智能零售時代實體店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