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檢查站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牢筑平安城市的第一道防線。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中,檢查站對于過往人車的核查記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使得通行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難以真正發揮其“濾網”、“屏障”的作用。
在此情況下,科達發布智慧檢查站解決方案,依托AR、AI、可視化指揮、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通過數據采集,大數據研判,多系統協同作戰等手段,從人、車兩類主體出發,根據場外、近場、場內、指揮中心四項工作場景,規劃感知預警、全程監測、人車核查、精準攔截、指揮調度五大業務模塊,協助打造新時代下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的檢查站樣本。
場外:感知預警 查無遺漏
因環境特殊、設備老舊、警力不足等多方面條件限制,對于目標車輛、人員,檢查站面臨著難以提前警示,預警無法及時響應的困境。為此,科達建議在站前13KM、6KM、3KM處分別設置三道卡口,起到對目標的預警、跟蹤、監測作用,做到查無遺漏。
近場:全程監測 全局可控
由高清監控攝像機、超級卡口等組成的多維感知監控體系與AR立體指揮調度聯動,實現對檢查站近場區域的監控可視化、全覆蓋。同時,通過系統的視頻瀏覽、標簽分類、可視化管理等功能,做到對目標車輛的全程監測、全局可控。
場內:人車核查 精準攔截
場內區域是整個近場監控的重中之重,包括車輛安檢區、安檢大廳兩大部分。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通過執法記錄儀、警務終端、人員卡口、人證核驗閘機等智能設備,即使在人流量較大之時,也可實現實時的、高效的核查核驗與目標車輛的精準攔截。
指揮中心:資源融合 指揮調度
指揮中心以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為核心,以顯示、控制系統作為業務呈現的載體,將大數據可視化與多種指揮資源融合為一體,能夠實現“指揮能暢通、命令能直達、圖像能調出、現場能看清、數據能匯聚、軌跡能刻畫、打防能精準”的目標。
據悉,科達智慧檢查站解決方案目前已于昆山花橋落地實踐,并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承擔起了入滬陸路守衛之責,成功協助蘇州交警打造了“智慧城市盾牌”的又一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