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CES展會,熱點科技很不少。例如5G手機、98英寸大電視、機器人、AI汽車等等,然而這些產品紛紛缺乏“即有場景下的爆款應用”,但是,“折疊手機”可并不例外。實際上,以“柔性顯示”為中心的“新一輪顯示創新”正在成為消費電子端“即時可買”的產品。
折疊來的這么快:直接開賣
原本業內的預期是京東方、三星、LG等大廠會展示可折疊的OLED屏幕,并為下一代手機、TV應用豎立新的硬件標準。但是,柔宇FlexPai折疊屏手機,在CES展臺上卻直接宣布“開賣”。雖然,業內不認為柔宇有能量改變手機業現階段的“份額版圖”,但是,這無疑是顯示產業的一大跨越。
FlexPai 7.8英寸的AMOLED折疊顯示屏,可進行100度的彎曲操作,在觀看電影或者玩游戲時起到“小平板”的效果。而在折疊狀態下,這款手機可操作的屏幕大小僅有4英寸。同時,官方表示這塊屏幕能經受超過20萬次的彎折操作。業內專家預計,折疊手機,特別是未來的三聯折疊產品的普及,將讓平板電腦、乃至于筆記本電腦消失,亦將推動OLED顯示產業2倍以上的面板需求擴張。
當然,柔性顯示的意義不僅僅是折疊。例如,Royole展出的智能音箱配有一塊能夠實現100度彎曲的7.8寸AMOLED觸摸屏,用戶可以在屏幕上通過滑動播放音樂、觀看電影、點擊互動主屏幕!逵煽梢宰杂啥ㄖ频幕∶嫘Ч,消費電子可以設計的更為人性。這種應用還出現在汽車顯示、工程OLED顯示屏上。
在大尺寸OLED柔性產品上,LG是二度亮相了。雖然業內還在為其尋找真正的亮點應用——總不能柔性化的電視機,只是為了方便運輸、收納吧:這樣的應用完全不具有低效新技術研發成本的價值。事實上,行業更認為這種柔性大尺寸OLED屏,未來會是工程顯示應用的一把好手。至于家用電視,大多數消費者不需要“隨用隨收納”。
總之,2019年CES,柔性顯示已經從科技概念變成銷售性產品、從實驗室走進了賣場。柔宇的一小步,將是顯示產業的一大步。
折疊手機來了,柔性OLED會多猛呢
FlexPai 7.8英寸的AMOLED折疊顯示屏,可進行100度的彎曲操作。這讓大屏幕手機的顯示面積被重新定義。上一次發生類似這種巨大的變化還是手機從2.5G到3G時代的時候,已經有十年之久——那時候,觸摸虛擬鍵盤,取代了實體鍵盤,促成手機顯示屏幕面積擴張一倍。
從上游看,2016年之后開工建設的OLED 6代面板線都是“柔性線”,這足以說明顯示產業對柔性折疊手機的看好。游戲性、視頻性能、移動辦公性能等現有手機爆款應用,其實都需要更大的屏幕提升體驗和操作感。這就與5G手機有了鮮明的差別:5G手機雖然技術已經成熟,卻缺乏爆款應用;折疊手機雖然折疊技術還有待完善,但是應用需求明確——相比下,誰更能打動消費者,尤其是在價格居高不下時,誰更容易普及,顯而易見。
從未來需求看,手機上折疊屏幕,意味著顯示屏市場需求的大幅度擴張。例如,京東方一條投資465億元的OLED面線,只能提供每年不到一億片6英寸以下級別的全面屏面板。而全球手機銷量高達20億部以上,其中中美兩國就近6億部的市場。如果手機屏幕變成折疊式的,顯示面積需求擴大一倍,即便只有半數消費者選擇折疊手機,這也意味著OLED上游市場有高達5000億元以上的投資缺口。
另一方面,平板顯示產業的成長,新技術總是從低世代線、小屏幕,逐漸向大尺寸屏幕擴張。這一過程適用于液晶,也適用于OLED和柔性電子科技。相應的材料技術、工藝技術、使用習慣都會從“手機折疊”開始慢慢的培養起來,并不斷走向成熟和更高的技術高度。
柔性手機的普及,將讓其它需求顯示功能的產品,有嶄新的創新。比如電腦屏幕是不是可以更大——尤其是筆記本電腦,因為可以折疊了,移動計算顯示就不在受體積因素的高度制約了。電視機,也可以在折疊之后,選擇常規模式和電影模式的觀看區別,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商用顯示產品,那些櫥窗上的電視,則可以通過卷曲實現收納,體現出更為人性化的應用效果。
無論是哪種應用產品創新,折疊和柔性的意義都不過:更小的空間、更大的畫面這一變化。目前,全球面板業正在經歷一輪“相對產能過剩”周期,而折疊產品的問世和大量銷售,將是成功消化過剩產能的最佳產業突圍路勁。
嶄新產品形態,相關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面對柔性顯示的新時代,也許讀者們最大的疑問是:為何首款商售折疊手機是柔宇——而不是其它那些真正的手機大拿,乃至于蘋果這樣的奢侈品品牌呢?
實際上,這里面有兩重“彎道”的市場邏輯差異:第一,從手機端看,未來的熱點已經不是全面屏,而是5G和折疊屏幕。畢竟全面屏再怎么壓縮邊框,實際畫面變大的空間十分有限,而且這一技術已經徹底白菜化了。同時,5G產品的到來速度,亦不是手機廠商能做主的:你先要有完善的5G網絡,然后有CPU為核心的硬件架構支持,最后還要有適合5G這種高帶寬、高實時性的新應用——可以說產業鏈很長。
相比之下,折疊屏幕的產業構成很簡單,主要是柔性電路器件——就像筆記本電腦屏幕與主機鏈接部位的材料和技術;以及新的柔性OLED屏幕。除此之外,其它技術都可以沿用和兼容即有的體系。更為重要的是,應用端對大屏幕手機的價值有足夠強烈的需求。所以,業內認為,折疊手機是一個很容易實現“彎道超車”的技術點。
——而誰最需要“彎道超車”呢?一定不是大拿品牌,而是有志于市場突破的新秀們。柔宇雖然此前主要做上游科技開發和創新產品,但是大眾終端產品研發一直沒有停止,還開設了銷售體驗旗艦店。隨著2018年6月6日,柔宇科技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在深圳正式投產,柔宇的產品端發力的時機也就成熟了。而作為純粹的行業后起之秀,利用新技術突破的優勢,彎道超車是在自然不過的競爭路線。
第二,從顯示屏幕端看,國內外的顯示屏企業在柔性上的布局已經“分裂”。一方面是大陸和韓國地區的領先,另一方面是日本的投資無力、臺系陣營的路線搖擺。這一格局已經注定,柔性時代,大陸地區顯示產業不會再落后于日臺地區——彎道超車已經完成過半。
同時,誰能在柔性產品上占據規模優勢,誰就更有資格和能力穩定未來顯示面板王國的全球冠軍頭銜。這方面,京東方第三條柔性OLED生產線已經開工。大陸地區和韓國地區,以京東方、三星為龍頭的下一代高端顯示較量,特別是手機OLED屏較量的戰鼓早已雷動。雖然,此前三星曾經獨霸全球硬屏OLED面板市場,但是柔性和折疊恰給了后來者“彎道超車”的機會。
甚至,從更長的20年的歷史時間看,半導體顯示面板領先科技從美國到日本、再到韓國和臺灣,然后向大陸轉移——這恰是柔宇率先實現折疊手機量產的大格局。甚至OLED柔性顯示,將是人類電子顯示產業誕生以來,大陸地區首次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這也算一個百年變革吧。從這個角度看2019年CES展上,柔性產品的中日韓分布,乃至全球格局,是不是會感觸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