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彩電市場最火爆的新技術是誰?答案只能是“激光電視”。據奧維咨詢研究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內激光電視銷量增長了240%,不僅增幅處于歷史最高位,且上半年銷量微超7萬臺,小幅優勢超過了2017年全年將近7萬臺的規模,創造了半年銷售成績戰勝去年全年的新神話。
銷量持續攀新高,世界杯成轉折點
2018年上半年激光電視市場呈現出整體高增長,但是增幅前低后高的特點。整體上,上半年微超7萬臺的規模,第一季度成績不足2萬臺,增長率則是85%;但是第二季度,在世界杯帶動下,6月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銷量規模遠超行業預期的3萬臺,達到5萬臺之巨,一舉托起上半年240%的巨大增幅。
在第二季度,世界杯需求、新品增加、價格下降成為最主要的三大市場驅動力。世界杯市場,幾乎帶來了大屏家用顯示產品銷量的翻番。不僅僅是激光電視,液晶電視的大尺寸型號也從中受益良多。尤其是結合此前長達15個月的市場萎縮周期,整個家用顯示消費市場,在世界杯熱情下,體現出“餓后補”的態勢。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杯的激勵作用,激光電視品牌紛紛加強了上半年新品的“早推、早上市”的力度。主流品牌,例如海信、堅果、極米等均在第二季度實現了新品供給。這強化了市場的購買意愿,并從諸如:4K、新的緊湊型激光組件、外觀造型等方面豐富了產品選擇和供給。
但是,真正在第二季度實現市場推手作用的創新,還在于“激光電視產品價格線”的突破:堅果最先推出萬元激光電視、極米則緊隨其后,此后海信在高端4K產品上推出“含屏”不到2萬元的低價格新品,激光電視的價格底線不斷被突破和刷新,經濟性產品對普通消費者的滿足性顯著增加。這極大的開拓了激光電視的消費“區間”,成為世界杯市場能夠爆發的供給基礎。
下半年市場繼續看好,規模行情乍現
對于激光電視上半年的行情,業內多數人士認為“世界杯”的事件驅動價值非常突出。這使得,下半年,激光電視的增幅可能不及上半年市場。
但是,激光電視向來有下半年銷量更高的規律。2017年上半年激光電視銷量2.1萬臺多一點,下半年則達到了4.8萬臺多——下半年整體超過上半年的兩倍。如果這個規律在2018年繼續呈現,全年市場突破20萬臺則大有希望——此前,業內預計2020年激光電視規模才可能上看20萬臺。
全年市場10萬臺已經保底,15萬臺難度輕微,20萬臺大有希望。這是業內對2018年激光電視市場的基本看法。尤其是在年中以來激光電視又不斷有好消息傳出的背景下,下半年行情很值得期待:
例如,海信方面在RGB三原色激光電視上獲得了新的突破,在自主激光器設計上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布局。7月份堅果則首推了萬元級的4K激光電視,這使得目前4K激光電視的最低價,已經只有2017年的三分之一不到。此外,業內人士亦透露,下半年還有新的品牌加盟這個市場,行業供給有望進一步提升。
以品牌豐富化、產品供給多元化、價格線不斷下探和延伸、銷量不斷提升為特點,激光電視實際已經告別了“概念驅動”的市場模型,進入“規模發展期”。2018年下半年,也將是業內企業奠定自己的“規模性市場地位”的關鍵時期。所以,業內專家也預計下半年市場競爭會更為激烈,這也會有利于銷量再創新高。
同時,在銷量增長的背景下,2018年全年市場,激光電視均價會創出“有史以來最高降幅”。在上半年均價下降2成的背景下,下半年降幅擴大到3成是大概率事件。價格的變化,也說明品牌商的策略越來越瞄準規模化的普及市場了。
彩電市場消費結構升級,激光電視定位越來越清晰
2018年上半年,彩電市場整體表現出“大尺寸化”的行情。65英寸及其以上大屏銷量幾乎翻番,均價下滑24%,成為市場成長的真正主力——這些大尺寸產品雖然市場占比只是接近1成,增長貢獻率卻達到三成以上,尤其是占據了超過半數的“按顯示面積計算”的成長結構。
面對彩電市場的整體大型化,尤其是10.5代線液晶面板引領的65/75英寸液晶電視潮流,激光電視行業需要做出嶄新的調整,其中在價格線上取得突破成為最核心的抓手。
海信電視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指出,激光電視從100英寸往下探到88英寸、80英寸,海信還將推出更低尺寸的激光電視。激光電視不僅僅應該堅持大尺寸、百英寸產品對液晶的“遙遙領先”,也應該主動找到和液晶產品的“交匯點”,實現整個彩電供給鏈條“尺寸線”的完整性。并借由此實現更多的價格承受力、尺寸需求空間的覆蓋,實現更大的規模發展。
堅果胡震宇也表示,和大尺寸液晶的競合關系中,激光電視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大”優勢,也要看到液晶大尺寸化產品帶來的價格選擇壓力。胡震宇指出,激光電視未來的目標應該設定為與液晶電視一樣成為大眾消費品,而不是個別家庭的奢侈品,這就需要激光電視自身的“供給端革命”,提供例如堅果U1這樣面向更大眾層次承受力設計的產品。
總之,在彩電整個產業大尺寸化的趨勢下,激光電視即看到了機會、又擁有一定的危機感。與液晶電視之間“互補”“競爭”“分工”的三元關系,讓激光電視即有年度一兩百萬臺銷售目標的雄心壯志,又對目前激烈價格戰下的市場發展擁有緊迫感。
按上半年統計數據看,激光電視的均價降幅略微低于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這一方面說明激光電視在高端客戶群維持更高的占有比;但是另一方面、均價更高的產品降幅反而略低,顯然不利于規模競爭。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激光電視無論是芯片、鏡頭、激光器等組件,還是顯示屏幕都還擁有巨大的價格調整空間。尤其是屏幕產品的價格比非常高,成為了一個阻礙產品普及的痛點。后者的原因則主要是專利壟斷導致。
因此,行業人士一再呼吁,在激光電視作為家用消費產品這個概念下、在激光電視定位于大尺寸彩電主導技術和規模化產品這個產業邏輯下,產業鏈上下應該形成一致和協調的“預期”、“標準”、“動作”,共同推動激光電視走進千家萬戶。
目前,激光電視已經解決了所有面向普及的技術問題;2018年的成績如不出意外,也將引領激光電視進入規模市場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激光電視行業的發展必然進入嶄新的歷史階段,一個考驗普及率、大規模供給產業上下利益聯動能力的階段。這也將是激光電視普及的夢想從藍圖到實踐的最后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