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觸摸屏幕,從個人的手機、IPad和家用電器,再到銀行查詢機、商場導購機和智能會議平板等等。我們知道,Davinci Board會議平板的專業版、升級版和至尊版都分別采用了紅外、紅外+電磁、電磁+電容等三種觸控技術。
那么,這些不同的觸控技術原理是怎樣的?又都有哪些區別呢?
紅外式觸摸屏
代表產品自助查詢機
紅外線技術觸摸屏由裝在屏幕外框上的紅外線發射與接收感測元件構成,在屏幕表面形成紅外線探測網,任何觸摸物體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在紅外線式觸控屏上,屏幕的四邊排布的電路板裝置有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
紅外式觸摸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于多種惡劣的環境。其主要優點是價格低廉、安裝方便、穩定性優、使用壽命長、透光率高(達95%)、無漂移、免驅免校準、即插即用,還能保持清晰透亮的圖像,可以運用在多種設備上,比如廣告機、查詢機等等。
電磁式觸摸屏
代表產品電子閱讀器
電磁式觸摸屏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電磁筆和感應器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的磁場變化來進行判別,電磁筆為訊號發射端(transceiver),天線板為訊號接收端(receiver),當接近感應時磁通量發生變化,繼而由運算定義位置點。
電磁式觸摸屏成本較高,透光率和解析度高,擁有Z軸感應能力,無需觸碰即可觸控。手寫識別功能,加上電磁觸控筆的高精度,非常適合在文字縫隙里劃線、批注、記事等,這就是Davinci Board的中高端版本采用它的原因。缺點就是依靠手寫筆的電磁發射來定位,操作時必須使用電磁筆。
電容式觸摸屏
代表產品蘋果IPhone
電容式觸摸屏的四邊鍍上了狹長的電極,內部形成了一個低電壓交流場。屏幕覆蓋著一層金屬導電物質的透明薄膜層,當用戶觸摸電容屏時手指和工作面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于是手指會吸走一部分從屏幕四角的電極中流出電流。因為流經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比例,因此控制器通過對四個電流比例的精密計算,即可計算出接觸點的位置。
電容式觸摸屏是利用生特和屏幕接觸時產生的電流來定位,所以用手指來操作,但指甲、筆等非生物體無法操作。由于電容隨溫度、濕度和接地情況的不同而變化,會產生漂移現象。電容觸摸屏成品率較低,尺寸范圍偏小,導致價格偏高,批量生產受限制。但是精確、反應快、耐用(抗刮擦),因此比較適用于高精度設備,比如蘋果的IPhone和Davinci Board的至尊版。
這三種觸摸屏技術各有其優缺點,Davinci Board的聰明之處在于,在低配的專業版上采用了技術成熟、成本較低且適合多種尺寸類型的紅外觸控技術,讓客戶擁有高性價比的會議平板選擇。同時,在中高端的升級版和至尊版上,分別采用了紅外和電磁與電磁和電容的組合兼容方式,避免了單一觸控技術的弊端同時,兩種觸控技術使優勢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