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2018展會中,最亮眼的永遠是那些“超大”的大屏幕。但是,這不意味著中小屏市場缺乏機遇。2018年展會,以液晶和OLED為基礎的平板顯示產品,正在表現出大小通吃、標準與差異化通吃、今天和未來通吃的大格局。
平板顯示創新“穩中有進”
液晶和OLED平板顯示的技術創新,近年來持續處于“結構化”條件之下。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液晶技術的高度成熟,使得創新不容易;另一方面是OLED技術的產能進展并不理想,市場化速度不足以支撐高速的產品創新。
但是,即便如此,以LG等企業為首的平板顯示技術陣營還是拿出了“更多誠意”產品。例如,在拼接墻市場,縫隙小于1.8毫米的產品市場占比躍上新高。在高端拼接墻市場,平板技術終于在PDP等離子產品“意外犧牲”之后,獲得了一個“利基”品類。同時,LG等為代表的“曲面OLED”單元,帶來的“波浪”拼接,成為“行業高端”的新標桿。OLED顯示的目標是實現柔性化,這對于拼接顯示的創意應用而言,將是巨大的機遇。
單屏顯示市場上,液晶和OLED產品進一步推出更多“大單元”。和2017年比,80英寸級別的產品市場供給可能面臨“翻番”的行情。尤其是國內10.5代和11代液晶線的爭先建設,使得行業對大尺寸液晶市場的發展“信心滿滿”。業內廠商認為,這將進一步推動教育、商用、廣告等領域液晶和OLED產品的應用。同時,平板顯示的超薄化技術也在進步,采用嶄新背光源的液晶大尺寸顯示產品“更輕更薄”。
如果說“大”的趨勢是平板顯示的傳統,那么超常規“長寬比”就是一個“另類亮點”。行業專家指出,目前液晶產業的產能集中在8.5代線。8.5代線切割65英寸以上單元時,玻璃基板利用率有所不足。即邊角料增多。而這些“浪費”的部分,恰可以采用“混切”工藝,生產特種長寬比的產品。因此,某種意義上,如58:9這樣的超常規產品和大尺寸化的平板顯示產品是“一個母雞生出的雙黃蛋”。
當然,除了以上的新進步之外,傳統的熱點技術,例如4K依然是平板顯示的優勢。甚至一些廠商已經在規劃采用8K技術推出更高層次的商用顯示大屏產品。總體上,IFC2018展會上,平板顯示技術的“創新”大多在意料之中,體現出“穩”的特點,同時亦具有“上游產業”的強力支撐。
應用創新“激進”有理由
與平板大屏顯示產品的“技術創新”穩字當頭不同,平板應用的創新卻“極具”激進性。很多廠商表示,現在是“新應用”卡位的關鍵時期。
例如,在OLED產品上,支持廠商的數量明顯增多。行業企業表示,去年LG在廣州投資建設8.5代OLED面板線的消息,讓業內對OLED市場的未來更具信心。同時,蘋果手機在OLED屏幕上的實質性應用,亦起到了“最佳推銷員”的作用。現在很多企業將布局OLED視為“提前布局未來”。
在液晶產品上,大尺寸會議平板成為“冷門大熱”的典型。從歷史的應用數據看,大尺寸會議平板市場的規模有限,2017年不過數萬臺。但是,IFC2018展會,70-90英寸的大尺寸交互液晶平板產品表現出爆發性的趨勢。包括專業會議室設備企業、數字告示顯示企業、教育顯示企業等紛紛推出針對性的產品。以交互平板ALL IN ONE為基本概念的產品,大有主導未來中小會議室和零售性會議顯示市場的架勢。
與交互會議室應用大熱相似的場景是“智慧教育”概念的進一步興起。從顯示設備角度看,包括傳統的教室交互平板、電子課桌、電子課本、校園電視臺顯示、校園監控顯示等領域都有拓展。行業人士表示,一個被智慧概念武裝起來的校園,首先是被顯示技術武裝起來的校園——這方面平板顯示必然大有可為。
在平板顯示的應用場景創新中,已經沉寂多年的數字標牌市場,IFC2018展會亦有復蘇的概念。包括新零售、無人店、IOT等應用場景,為數字標牌市場開拓出“廣告”之外的更多價值,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應用設計”空間。此外,“傳統人力模式的成本變化”,也被認為是未來“數字標牌”類產品復蘇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整體看,平板顯示板塊在IFC2018展會表現出應用創新強于技術創新、新產品擁有強大基礎產業支撐、廠商格外看中OLED和AI兩大主題的未來價值得趨勢。這些因素使得IFC2018的平板顯示板塊“表面看點不多”、“內涵價值不少”,是一個真正的“金礦”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