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教育顯示和多媒體市場傳出一個有趣的新聞:交互平板產品的常年市場老大,希沃決定推出自己的“超短焦激光投影”產品。這正式打破了教育顯示此前投影和交互平板的“技術之爭”格局。這一變化背后究竟有何玄機呢?
廠商們的新“局面”
在教育顯示行業,近年來投影和交互平板的“PK”不斷升級。業內專家認為,在全國新出生人口基本穩定,甚至有小幅下降的背景下,教育大屏多媒體課堂顯示市場的規模“沒有顯著擴大”的動能。本質上決定了,液晶多賣掉一臺,投影就會少賣掉一臺。
但是,2015年開始,投影教育市場老大鴻合顯著加強了教育交互平板的市場拓展——2017年,這一趨勢甚至延伸到了鴻合商務顯示產品陣營。2016年下半年開始,交互平板市場的三甲之一,長虹也加強了激光教育投影機市場的開拓。2018年初,交互平板市場的老大希沃亦進入“激光投影”市場。再加上教育大咖的東方中原,教育顯示前幾位的巨頭,占據市場規模達到7成的四強,都已經不再做“技術路線PK”,而選擇全面發展。
除了硬件產品的技術之爭不再存在,教育多媒體顯示行業的另一個變化是“軟件”越來越受重視。例如,2018年3月14日,鴻合舉行了PIE(鴻合π)新一代交互軟件V8.0版本的正式發布儀式。——教學多媒體企業為軟件版本升級做發布會,這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事實上,目前多數教學多媒體設備商的產品目錄中“均會將軟件單列一類”。行業認為,軟件已經成為多媒體教學市場的“核心硬實力”之一。
面對以上行業變化,業內專家指出,教學顯示已經徹底越過“硬件產品為核心,技術路線之爭為王”的“低級競爭”階段。教學顯示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多種技術協同、軟硬件協調”的新發展階段。而導致這一新“局面”的根本原因則在于“智慧教育”的發展。
面向智慧教育,行業孕育千年未有之變革
3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外教師科教創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翟小寧表示,未來的教育方式將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支撐,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個性化指導為輔,以“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形態呈現。
針對人工智能引發的教學革命,知名教育多媒體和信息化方案商同輝信息更是提出了“VR超感”教學的概念。同輝信息認為,利用虛擬現實、全景聲、自然交互、空間移動等技術,讓學生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體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習興趣,是未來智慧教育“教學手段”革新的關鍵方向。
作為國內交互教學設備的銷量冠軍,希沃也提出了“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的概念。以扎實的交互平板技術和產品為基礎,擴充投影顯示、錄播系統、各種軟件產品等,構建綜合性的、面向課堂場景的全方位教學智慧顯示、交互和感知產品體系,成為希沃未來“教育服務”事業的核心內容。
從學校到廠商,從專家到基層,在智慧教育上的想象力已經被徹底調動起來。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副主任洪亮認為,人工智能不僅是一種新工具、新方法,還代表著一種新思維。行業人士認為,智慧技術帶給教學的變化將是“數千年來教育與學習行業從未有過的巨大變革”。這場變革自然影響教育顯示行業市場的競爭格局。
新格局下,廠商求變成“共識”
2017年,教育多媒體市場最受關注的案例,非長虹PPP項目莫屬。2017年10月18日,長虹與陜西省乾縣教育局簽訂《乾縣教育均衡發展“雙高雙普”教育信息化和部室配套PPP項目合同》。長虹將全面參與乾縣的學生計算機網絡、教學信息化終端設備、校園網絡、多媒體設施、校園電視臺、錄播教室及部室和設施配套建設,采用PPP的運作模式進行合作,該項目含資金成本及服務費約2.8億元。
這不僅僅是教育裝備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單一項目訂單,而且也是全國教育采購PPP模式的首創,是教育信息化、多媒體化采購“服務化”轉型的首創。這樣的采購案例,代表了未來“教育智慧化”時代,“復雜應用條件下”“客戶最可能的選擇方式”——即,產品、設備、資源,乃至融資“大打包”。對應于供應商則是“一站式服務”。
長虹乾縣的項目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案例,這點燃了行業“新思維”的火花。實際上,在最近兩年的教育展中,業內人士已經觀察到“信息化學校建設”的高度復雜性:如果說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室里的一個顯示器”,那么信息化教學、智慧教學則涉及:教室設備設施、學校級設備設施、區域教育網絡設施、學生個人多媒體設備,復雜的教學多媒體內容供給和服務等“更為龐大的體系”。
從教室一張屏幕這個點,到一個涵蓋學校、家庭,集體、個人的體系,智慧教育的“市場玩法”必然生變。行業專家認為,未來的智慧教學,教師不再面向所有學生開展“標準化教學”,而是根據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系統提供的學生發展報告,對學生開展個性化指導,重點補足薄弱環節,發展自身優勢。在這樣的嶄新教學形式之下,如何嵌入“教學顯示設備”是教學多媒體廠商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此,基本的共識是:1.單一產品和設備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平板顯示、投影顯示、VR、大屏小屏、掌上顯示都各有特點,他們的關系應該是在一個體系中各司其職。這導致,教學顯示廠商有擴充“顯示技術類型”的需求。2.多元化的設備,必然產生對聯網、通信、控制的需求,這導致軟件在整個應用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教學設備商們需要將軟件能力作為“基礎服務”平臺來建設。3.對于傳統的客戶,政府和學校而言,一個復雜化的體系產品,超出了他們自身的“技術維護”能力,因此需要一個打包式的、一站式的服務供應商——甚至,這個體系的一次性投資過高,政府和學校還需要融資支持。
總之,這種新的共識可以概括為,無論是希沃、長虹、鴻合、東方中原,現在都需要“干更多的活”。這是希沃推激光投影、鴻合強調PIE(鴻合π)、長虹嘗試教育PPP的核心原因。
即,教育顯示、教學多媒體等行業,在智慧教學時代,“單一技術產品單打獨斗”的方式將一去不復返。未來的教育屬于AI。而AI的“教學設施服務”必然是“集成體系”。這種格局可以套用同輝信息對未來教學的表示:“超感”——不僅學生要“超感”學習;行業供應商也面臨一個“如何供應超感”軟硬件體系的產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