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以智慧物聯平臺為核心的新型智慧園區,正在成為城鎮化建設和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之一。而長期精耕智慧化服務的迪威迅,以技術管理業態融合創新能力為依托,引領城市發展轉型,深度參與扎實推進園區智慧化進程,著力打造新型園區智慧化開發及運營一流品牌。
一、園區是城鎮化重要支撐
20多余年以來,產業園區一直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園區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在世界經濟中獨樹一幟。從1984年我國首次設立國家級經開區開始,中國產業園區迅速發展,數量激增。據統計,目前兩萬多家產業園區已在全國實現了全行業分布,僅是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與高新區就有1700個以上,只是根據地域發展特色而有所不同。
產業園區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產業園區的開發,推動區域產業轉移、技術轉移,從而實現人口轉移。園區地產開發將土地利用、城市功能、產業要素、政策環境高度耦合,成為了三大平臺,對新型城鎮化具有重大的意義和貢獻。
在過去城鎮化的軌跡中,農村人口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候鳥式遷徙”是根本阻礙,而產業園區的出現,能非常有效地讓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未來,產業園區依托下的農村人口進城潮將在2020年左右到來,目前270萬個城市郊區自然村莊,大概有三分之一可能會消失,成為產業園區的一部分。
因此,在新形勢下,產業園區模式的升級演進將成為未來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承擔起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使命。
二、 “智慧”成為園區新標準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面臨著日趨嚴重的資源約束,而我國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更是首當其沖,它所要面對的是經濟增長的艱巨任務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智慧園區建設作為推動園區發展模式變革、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選擇,已在中國各級各類園區迅速興起,并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信息化、智慧化借助物聯網為基礎的平臺體系,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生產力端的形態。”深圳市迪威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季剛認為,無論是物質要素高度聚集的沿海發達地區,還是發展相對滯后、一產二產聚集度高、產業形態亟待優化的地區,都需要建設提檔升級產業園區,順應這種潮流的能力承載。而引領新生產力形態的新型智慧園區,成為驅動經濟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引擎。
新型智慧園區,是融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具備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事務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理念。
新型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在于“智慧”,我們理解的‘智慧’不單指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以新技術為支撐的流程管理重塑,形態業態重建,而且這種重建是適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各方利益的和諧共贏的。這就是我們著力打造的技術管理業態融合創新能力,我們以這種能力為依托,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1+N的整合,將“智慧”滲透到園區建設與運營的每個細節,加強園區業務、服務和管理能力,創新組織架構,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園區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園區運營商及服務商在利用智慧園區建設的契機打造獨特品牌,以智慧園區建設促進產城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刺激相關產業創新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園區競爭力,新型智慧園區建設已經成為園區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三、迪威迅:打造新型智慧園區標桿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業態的快速發展成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信息化推進現代化,成為實施精準提升、提高智慧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
以銅仁碧江區智慧產業孵化園,迪威迅在園區產業規劃發展之初,就聚焦于電子信息、輕工制造、中小科技創新等產業,以及圍繞其發展相關服務業和生產型服務業。目前來看,一方面是吸引智能制造、IT企業以及從事云、管、端研發的企業進駐園區,為他們搭建產業平臺;另一方面,則是吸引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的技術企業入駐,幫助企業建立互聯網思維,拓展發展思路。由此,逐步培育出專業化、垂直化的孵化生態。
在信息化浪潮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經濟增長新動力在加快成長,為園區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迪威迅以智慧化引領城市發展轉型,扎實推進我國園區智慧化進程,著力打造新型園區智慧化開發及運營一流品牌。在重點聚焦新型園區與城市智慧化服務、行業智慧化升級的同時,公司未來也將著重培育新農業、新文旅、新健康產品,尋求公司規模和利潤的潛在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