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智能廣告標識及LED展覽會(ISLE 2018)于3月3日-6日在廣州琶洲展館舉行。“微距背投”全球獨家發明專利持有者環宇藍博(LANBO)的參展,再度引發了行業對于大屏幕護眼問題的高度關注。就此問題,投影時代網(pjtime.com)記者對公司市場經理劉權威先生(以下簡稱劉經理)進行了獨家專訪。
環宇藍博劉經理接受投影時代網獨家專訪
獨特視角,關注大屏護眼本質
近年來,大屏幕顯示系統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從工程項目走向商用,甚至民用,其中,不乏近距離、長時間使用的案例,這引發了業界關于大屏對人眼健康影響的大討論。劉經理介紹,特別是伴隨LED顯示技術的“登堂入室”,大屏藍光問題對視力造成不可逆損傷的可能性至今仍沒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并且,從客觀角度講,對于大屏而言,物理分辨率恰恰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以現場展出的9.6米屏為例,其觀看距離在5米以外,無論是屏幕設計,還是顯示軟件端設計,都是按顯示文字最小高度來設計的。也就是說,站在5米以外,能看清3cm的字,其實P1.9就已經足夠了。因此,對于大屏而言,在滿足分辨率的前提下,其實更需要關注的,一個是色彩還原務必真實,另一個就是無藍光更護眼。
而關于大屏商顯的護眼問題,LANBO看問題的角度可謂顛覆。目前市面上的大屏幕顯示系統,對于安全指標的測算,多半是以在屏幕前方測得的藍光輻射值為基準。但考慮到實際使用環境的復雜性及用戶視覺敏感性等因素,從觀看者的角度去測算,顯然更加客觀。經由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大量真實使用者在使用前/使用后的視力變化評判,LANBO微距背投對人眼的藍光傷害控制能力,不僅在市面主流顯示技術中居于佼佼者,在部分環境下,甚至比觀看紙質書籍傷害更小。
創新之路,有積累,有偶然,有驚喜
無藍光,更護眼,恰恰是LANBO微距背投系統最大的亮點。而這項斬獲了美國和國內專利的技術創新,其誕生還是源自一個偶然事件。劉經理介紹,LANBO在大屏行業已經沉浮十余年,憑借最初在DLP顯示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對顯示技術的評判眼光十分挑剔。盡管將DLP拼縫做到全球最小的0.048mm,但仍不能徹底消除拼縫的存在。此后在LCD領域,盡管在拼縫上也做到了點對點顯示,卻也算不上完美。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一個演播室項目找到了LANBO,稱其目前所使用的大屏,存在摩爾紋問題,導致節目無法正常播出。而屏幕亮度過高,也導致了現場很難布光,最終只得通過降低亮度使用,這又帶來了灰度、色彩表現欠佳的問題。對方希望LANBO能做出一款產品,解決這些使用中的痛點。當微距背投產品問世后,LANBO發現,其不僅解決了摩爾紋問題,通過逐點校正后具備出色的色彩還原度,更重要的是,通過權威機構檢測,藍光傷害極微,更加護眼,進而引發了行業極高的關注度。
劉經理笑稱,微距背投的誕生,有積累,有偶然,有驚喜。但歸根結底,對于任何企業而言,要替用戶解決實際問題,要為用戶帶來實際價值,真正解決其使用中的痛點,這是應該認真思考的事情,也是創新的來源。如果只是一味跟風,最終必然導致企業缺乏創新,陷入無序價格戰,帶來偷工減料等損害用戶利益和行業發展的惡果。
專注研發,LANBO拋出橄欖枝
2017年是LANBO微距背投推出市場的第一年,一年來,公司已收獲了數十個相關項目,對于這個成績,劉經理表示,公司對這款新品的市場表現感到滿意。公司也在不斷與用戶溝通,對產品進行優化。
例如在經典款產品阿波羅系列的基礎上,公司推出最新量產的雅典娜系列,像素尺寸更小,每平米顯示清晰度提升了44%,也即在同等顯示面積內,能夠呈現更加極致的畫面細膩程度。其上市后銷量很快超過阿波羅。未來在產品層面,公司的計劃是將產品做得更扎實,系列更加豐富,滿足用戶多元化的應用需求。
市場方面,公司去年開始在全國鋪設營銷網絡,布局代理商渠道。LANBO的期望是,與有實力、有意愿的代理商攜手開拓市場,將銷售及與客戶溝通等工作交給代理商,自己則專注于研發,沉下心來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雙方各司其職,力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