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最熱的關鍵詞莫過于“創新”二字。投影行業自然不會例外。但是,創新并不一定圍繞產品轉,有些時候更圍繞整個產業的規則在轉。2018年,投影業十大關鍵詞,就以創新為總綱,以產品和產業為線索展開:
1. 4K——真的普及看家用
2018年是4K投影機的“好時代”。從產品線看,4K的DLP拼接背投、4K的微投X3、4K的廉價家用機奧圖碼I5、4K激光電視、4K工程投影機、4K的標準汞燈和激光光源家庭影院投影——至少從新品數量看,2018年4K真的很多。
但是,讓人們看到投影真正進入4K時代的還是“銷售成績”。包括激光電視、家用投影、微投等產品線至少2018年有超過5款以上的4K投影機銷量過萬:這個數據和整個投影產業的規模比較并不高,但是幾乎是4K投影2018年之前歷史銷量的總和。
如果說,此前的4K更多代表了質量的意義,那么2018年4K投影的行業就已經變成了“有質、有量”。4K產品真正在規模上實現了突破。而且這種突破以家用市場為核心代表:業內人士已經指出,家用投影在2018年進入了5000元以上產品,“非4K無銷量”的時代。
市場規模化的意義是什么呢?眾所周知,4K投影機需要新的光閥、光機、鏡頭。每一個新標準部件的成本都離不開“規模”二字。“規模-成本”之間的反饋鏈條一旦啟動,4K投影的普及大勢就無法阻擋——何況,2018年十一黃金周,央視4K頻道的上線,還為大屏4K做了一個大廣告、準備了更豐富的內容。
或者說,4K不僅僅是投影產業的創新和核心話題,也是整個視聽產業的新變化、戰略性轉折。2018年之后,4K正在成為高質量影視視聽享受的“基本配置”。以家用為中心的4K投影產業加速崛起。
2. 微投——低價產品的高端趨勢
2018年的投影市場取得了300萬+的銷售成績。那么哪一類產品能夠代表投影行業的增長呢?答案當然是微投產品——全年近200萬的成績,挑起了投影行業多一半的江山。
但是,銷量增長不是微投行業最大的好消息。傳統的微投產品亦被業內稱為“微利投影”,因為產品定價比較低的緣故。但是,2018年微投產品均價提升超過15%,越來越多的高端微投成為行業翹楚。
所謂的高端微投包括:高亮,例如RGBB光源使得微投行業主要產品均能實現700+的亮度表現;高分辨率,2018年全年1080p微投產品占比超過市場總規模的4成;高價格產品,2500元以上產品的市場占比顯著增加,甚至5000+價位的堅果X3都實現了規模化銷售。
如果從單一產品看微投的高端化,X3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1500流明LED長效光源4K分辨率。亮度和分辨率的提升,讓這款產品實際畫質表現超過了大多數中低端家庭影院投影機:微投是玩具,家庭影院機型才是正規工具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而且業內認為2019年1500流明和4K分辨率的產品還會繼續增多,并成為高端競爭的新焦點。
當然,微投依然有很多一千多元的“純移動”性產品。不過這些產品也在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其中主要的變化是內置電池容量增加、亮度提升、智能配置升級。甚至一部分消費者已經將移動微投與家用微投看成兩個產品線——每一個產品都采購一臺:這更代表了產品體驗專業化、高級化的發展趨勢。
“微投已經取代了娛樂投影、未來還會取代大多數家庭影院投影”,未來的家用投影主要由微投和激光電視板塊構成。業內專家已經有這樣的“預見”。而滿足這樣的產業格局,微投的品質必然會再次升級。
3. 激光光源——更便宜超越更亮
激光光源這個投影行業的大熱點,在2018年沒有降溫。但是,與此前市場重視亮度提升、雙色激光、三色RGB激光等概念不同,2018年投影行業更在乎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的“成本”變化。
2018年激光投影在家用、工程、商教、數字影院等市場的總銷量將超過50萬臺。這意味著激光光源產業已經進入一個規模化的階段。在數年技術積累的成熟度和規模化后產銷量大增等因素影響下,激光光源和其投影產品價格成本下降,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于是,2018年可以看到7999元的4K激光電視、亦在年底迎來明基6999元的商教激光投影機。同時,更低的價格亦促動了產品銷量的進一步增長,給激光光源產業帶來更多的規模價值。目前,尋求激光光源系統規模與成本之間的良性互動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最大共識”之一。在成本和價格走低背景下,實現產品規模擴大,是現一階段激光投影行業的核心任務。
當然,這不是說激光光源自身不再需要進步:包括例如陶瓷熒光色輪的采用、全激發概念的興起、RGB光源方向的研究和產品落地、更高效率的激光二極管和熒光粉材料、關鍵零組件的國產化替代等等,依然是行業產業鏈研發的重點方向。只不過,在2018年,這些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都沒有成本降低來的猛烈。
“成本、規模、技術升級,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激光光源產品的主要市場競爭邏輯。”業內專家認為,激光光源和其投影顯示技術,已經走過了初創時期的“技術為王”階段,未來必然更加依賴市場規律與技術規律的雙輪驅動。
4. HLD——迎來一席之地
2018年對于HLD技術而言,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階段。市場終于躍上數萬臺的臺階,實現了從技術雛形到商業化產品的轉變。包括寶視來、松下、NEC、希沃等企業紛紛看好這種市場變化。
從市場角度看,2018年商教投影行業比較低迷。渠道和廠商都迫切需要差異化的產品,來實現結構性市場突破。HLD光源投影恰成為了一個比較好的成熟型新品選擇。同時,隨著護眼概念的流行,HLD也有利于打破部分消費人士對激光二字的敏感性,提供一種高品質差異化產品供給。
從技術角度看,HLD顯然并不是激光這種可以“開掛式”彪亮度的技術。所以,飛利浦作為HLD技術的主導方,一開始就指出了HLD光源以低成本為特點的發展邏輯。尤其是HLD繼承了LED照明產業的巨大研發和制造鏈條,亦有利于實現低成本。同時,2018年也出現了巴可FL40這種實現5萬小時光源壽命的“大神”級產品。HLD技術亦可以在“長壽方面”多做文章。
行業專家表示,健康護眼、低成本和長壽光源三大特性在2018年HLD投影市場都已經嶄露頭角。未來隨著這三個方面的優勢繼續發揮,在2000-5000流明的家用、商教和入門工程產品上,HLD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對于一些小屏幕工程應用,酒吧、餐廳、數字教室等,HLD可以充分發展其長壽低成本優勢,實現競爭差異化。
總之,2018年HLD光源投影首次獲得規模性的市場,為投影產業的多元化供給提供了新的科技動力。這并不是說HLD和激光會有生死大戰,但是獨角戲并不好看——多一個對手,市場才能更精彩,這是行業共識。
5. 激光電視——比翻番更好的變化
2018年投影行業增速最快的板塊,非激光電視莫屬。全年以近20萬臺的成績,幾乎成長了近2倍。業內人士紛紛高呼,經過三五年努力,激光電視終于“站起來”了。
2018年激光電視能夠熱銷的原因,首先在于價格的變化。例如1月份堅果推出萬元級別的激光電視主機、5月份海信推出2萬元4K的L5主機+屏幕成套產品、第三季度,堅果再次將4K激光電視主機U1價格壓到萬元以內……一年以來,激光電視實現了“價格向下跳水,分辨率向4K躍遷”的兩大轉變。
2018年激光電視熱銷的另一個原因是,家庭觀影文化、電視文化的改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65英寸及其以上電視機銷量占比首次突破10%的份額比,大尺寸巨幕電視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一個“主流產品線”。這驅動了消費市場對大屏、大尺寸娛樂視聽的更為廣泛的認可。在整個彩電業大尺寸化思潮的帶領下,激光電視亦能分得一杯羹。
內外條件都給力,激光電視在2018年的熱銷幾乎是水到渠成。但是,這不是2018年激光電視產業最大的“變化”:激光電視這一年首次實現規模化銷售,帶給行業的信心更為重要。2018年之前,幾乎所有的激光電視市場的參與者都“懸著心”,都對激光電視這個差異類產品到底行不行有疑問。甚至,一些早些年推出激光電視的創新品牌,都已經把這個產品線雪藏。
2018年激光電視的技術成熟、銷量上規模,則徹底打破了激光電視產業鏈的疑慮,證明了這一產品的市場可行性。如極米等品牌推出的激光電視多點梯形自動校正等技術,更是改善了產品應用的調試體驗;堅果的U1讓普通消費者也能接受激光電視的成本……——總之,2018年激光電視真的成為了“電視的樣子”,不僅是技術上的改變,也包括價格、普及度、認知度和行業規則上的改變。
6. 價格戰——不得不提的終極殺手
2018年的投影行業關鍵字,不得不提價格戰——因為,無論是低迷的產品板塊,還是高速發展的產品板塊,都未能逃脫價格大戰的漩渦。
從高端市場的工程投影顯示看,2018年新品的特點是“加500”的亮度。為什么要加這一點亮度呢?就是因為,處于6000/7000等整數關口的工程投影機價格下降了。但是,主機價格下降還不是“工程市場價格戰的重點”,一些應用領域集成服務和設計工作的成本與價格下降,對市場的影響更大。專家預計,投影顯示集成工程總體成本的下降將是未來驅動工程投影顯示應用市場普及的最主要因素。
在商教市場,2018年的競爭壓力更大:不僅是交互液晶更為來勢洶洶、價格下降、尺寸升級;同時,HLD光源和激光之間的競爭也在升級、激光商教產品的產業鏈成本亦在下降……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商教投影機不可能價格不下滑,激光商教產品均價有17%以上的下調,且這一價格下滑過程還在繼續。
家用市場的價格變化是更為明顯的:4K激光電視的普及,就在于2018年的價格幾乎比2017年打對折;1080p微投的占比提升,很大程度也源于0.33光閥產品開啟的2500元產品線,同時,RGBB光源更是讓700流明微投產品成為“白菜價”;即便是市場銷量情況嚴重不容樂觀的傳統家庭影院投影機,也在上半年迎來一輪4K產品的價格突襲……
整體上,投影產業都面臨一個價格下滑的大趨勢。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是新技術如激光光源、HLD、LED等更為成熟,銷量規模更大,成本亦更低;次要原因則在于市場競爭的變化,競品或者消費需求自身的演變,導致價格較量頻發。當然,價格戰往往能直接驅動銷量上升,后者對于很多創新投影品牌而言是生存的前提條件。
7. 融資——大戰的彈藥庫
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不僅僅是創新和技術,很多時候誰能夠把技術變成市場供給,才是關鍵。而決定市場能力的一大因素就是資本。2018年,投影產業再次進入“資本關鍵年”。
3月12日,極米科技宣布,獲得百度、經緯中國、四川文投、賽領資本、博將資本、磐霖資本、魯信創投、基銳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聯合投資,本輪(D輪)投資金額超6億元。而去年11月份極米剛剛完成百度領投的C輪融資,融資額未公布。
10月19日,堅果宣布完成6億元D輪融資,由阿里領投,君盛投資、三澤投資、36氪等多家資本跟投。堅果C輪融資,在2016年3月完成,融資金額亦為6億元,領投方為金磚資本,中金前海跟投。
對于主要市場在家用方向的堅果、極米,一年內為產業帶來12億元的巨額資金支持,這的確是行業大事:有這些資金在,堅果和極米可以加速產品研發與迭代、加速線下渠道和服務體系布局,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繼續實踐“互聯網規律”:即用成本定價法則、規模成長優先的戰略,推動家用大屏消費革命。
但是,僅僅看到錢的作用,那還沒有領悟2018年兩大巨頭的“內涵之變”:極米的融資領投者是百度;堅果的融資領投者是阿里——某種意義上,這是百度和阿里兩大互聯網生態體系站隊之間的一次“擴張”,是智能投影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作戰模式的開端。可以想象,百度和阿里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包括生態、技術、平臺、人脈等眾多軟硬資源。這將帶領這個投影產業的競爭方式“躍上一個新的層次”。
總之,融資和融資背后的大佬生態,都為投影、尤其是家投市場的新競爭提供了“空前的彈藥”支撐,2018年之后的投影市場必然更有看頭。
8. 智能——繼續分裂的概念
在投影產業中,有一個技術,在不同產品線上“人格分裂”非常嚴重:這就是智能!在家用市場,智能微投和激光電視,已經使得智能成為97%以上產品的標配。但是,在其它應用場景中,需不需要智能還是一個問題。
2017年到2018年初,商用投影機市場流行過一輪“智能概念”。起因是交互平板產品的發展,向零售商務會議市場不斷延伸,而交互平板產品都是“智能機型”。所以,一些品牌和業內人士認為,投影不智能,恐怕難以狙擊會議交互平板的進攻。
但是,在市場實踐中,廠商發現商教投影智能與家投智能不是一個概念:家投對智能的需求核心體現在用“智能系統上網、挖掘內容”;商教產品的智能,尤其是智能會議平板的“智能功能”主要體現在交互操作上——對于投影機而言,交互場景由電子白板完成。
在交互電子白板產品上,廠商已經推出了很多電腦白板一體機或者智能白板產品。這些產品和投影配合足以實現“整個系統的智能應用”。投影產品單獨配備智能硬件的意義不大,不帶交互功能的投影機增加智能部分“成本與收益”不成比例。
所以,在2017年到2018年初市場對智能商務投影加以實踐之后,行業就對這種創新“迅速降溫”。2018年智能投影還是僅僅在家用市場“吃得開”的概念。業內專家指出,投影產品的功能設計,必須嚴格以目標場景的應用特點為標尺開展,而不能簡單追求“市場熱點”、“炒作概念”,尤其是商教和工程產品,普遍面向專業用戶“最實用、最適用”的產品才是最好的產品。
9. AI——不溫不火的新技術
在2018年初,家投市場最被看好會普及的概念非AI莫屬——準確說是和彩電產品、智能音箱類似的那種智能人工語音系統。但是,全年來看,似乎家投對AI并不那么熱衷。
首先,家用投影要不要AI,是從電視產業、智能音箱產品的AI實踐上衍生出來的概念。從技術角度看,引入第三方技術平臺,做產品整合,沒有什么難以跨越的門檻;但是,從應用角度看,智能音箱的目標是交互伴侶和智能家庭管家、彩電AI的目的也是爭奪智能家庭中樞的地位——而家投不僅沒有這種野心,更沒有這種實力。
其次,從家投自身的消費邏輯看,目前以智能微投為核心的市場依然是價格敏感性的應用、消費者如果預算充足,更愿意在分辨率、亮度等核心性能上做文章,而非輔助功能。增加AI功能,勢必需要麥克風、芯片、軟件等成本的增加, 這未必符合目前微投產品的核心消費邏輯。
第三,在應用場景看,投影充當的是“大屏工具”——即,是一個以顯示和視聽為核心價值的硬件。而AI智能的核心則在于交互。交互是高頻度、強存在的應用;大屏視聽是低頻度、高專業性的存在。二者的匹配性并非“完美”,更有點“距離感”。實際上,更多消費者是希望智能微投融入百度或者阿里的智能音箱為核心的“智慧家居”之中,而不是自己再去搞一套體系。
所以,業內專家認為,投影的AI化,沒有遇到技術問題,卻遇到了“生態定位”、“場景功能”性的問題。現階段看,投影做好自己的大屏之王,要比去爭AI交互中樞更具有意義:在生態中做一個大屏視聽的“螺絲釘”,也許投影產品永遠不需要復雜的AI功能,而是融入即有的AI環境。
當然,如果AI的軟硬配置成本大幅下降,投影也不介意增加一個賣點、多一個故事可以講。不過那不是今天能討論的問題。
10. 8K——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8年大屏娛樂視聽界,8K的概念已經非常火熱。不過唱主角的是液晶顯示產品,8K投影才剛剛開始它的市場征程。
9月13日,JVC公司在廣州舉辦8K、4K新品發布會,全球首款采用e-shift技術的8K家庭影院投影機及三款旗艦級原生4K投影機震撼亮相。本次發布會共有包括DLA-N11、DLA-N8、DLA-N5/N6四款全新機型亮相,其中DLA-N11是全球首款采用e-shift技術的8K家庭影院投影機,而DLA-N8、DLA-N5/N6則是3款旗艦級原生4K投影機。通過產品的細節描述,可以知道JVC的8K投影采用了行業俗稱的抖動技術,而非原生8K光閥。
10月9日,臺達宣布,與關聯企業Digital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 Ltd. (以下簡稱Digital Projection)在日本共同發表全球首臺25,000流明超高亮度的DLP® 8K投影機。該產品從2017年開始,已經先后參加多次展會,這次發布則意味著“商業化”應用的落地。臺達和DP選擇日本發布該產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廣電業在2018年12份開始8K信號節目的播出——日本產業界將8K視作未來東京奧運會的標志之一和日本廣電與顯示產業搶占技術制高點的努力。
整體上,投影業在8K上走的并不容易:例如,光閥上,要實現8K就意味著更大的芯片面積和更高的成本;工程上8K必然對應高亮度的需求——如果亮度不足,那么不如用4個4K來做融合顯示;一般的家用和商教市場,4K還面臨成本壓力、更何況8K產品……所以,業內專家說,8K投影的成本可行性、技術障礙、可替代性、爆點應用場景一個都沒有解決好。
站在這樣的產業基礎上,業內企業能夠提供哪怕少許的8K產品,都已經代表了“空前的技術實力和經營努力”——投影產業的產品皇冠,不是那么好戴的。但是,業內人士亦認為,只要假以時日,8K概念的應用不斷發展和成熟,投影必然也會進入8K時代,現在最要緊的是做好技術積累。
綜上所述,2018年投影行業的關鍵詞依然體現出“創新是根本發展動力”這一規律。即便是價格戰或者那些不太成功的新技術應用案例,亦都離不開創新這個主題;無論是高速發展的家投市場、還是暫遇挫折的商教領域,創新的動力絲毫未減。這也是業內專家對投影產業前途信心滿滿的根本原因:不斷創新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征服不了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