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SCBC而言,真正的變革從人開始。SCBC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動態君為此專訪了SCBC管理團隊。
申哲:以人均十萬臺規模規劃任務
申哲是SCBC銷售中心總經理,重點負責區域客戶。他表示,SCBC銷售團隊是一支有自信的團隊,銷售中心以人均十萬臺的規模規劃任務,區域客戶今年有望突破410萬臺。目前,SCBC區域客戶覆蓋130多個國家,僅智能機在拉美占據近70%-80%的市場份額。
自信來自于團隊。在銷售中心,執行經理、部門長、總監形成“三道鎖”,緊緊鎖住業績不放松。執行經理人均銷量要達到30萬臺,部門長是50萬臺,總監是100萬臺。“三道鎖”由此將業務銷量握在手里。
自信來自客戶。今年,SCBC在杭州舉辦G20經銷商大會,這是中國大陸ODM廠家第一次舉辦全球經銷商大會,吸引了90余位海內外客戶代表到場。客戶通過這次機會,可以充分了解SCBC的產品特點、供應鏈優勢、團隊風采。“SCBC研產銷一體化的管理體系以及品牌化經營ODM業務的戰略特色,也讓客戶對我們信心滿滿”。
劉鵬:戰略客戶機遇與挑戰并存
劉鵬是銷售中心副總經理,重點負責戰略客戶。他表示戰略客戶規模大,采購數量多,項目開發周期較長,對代工企業的工業能力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銷售人員的知識結構要完整,懂銷售,懂項目管理,同時對供應鏈管理、工廠現場管理也要做到心中有數。面對客戶提出的各種需求,都能及時專業的響應。
跟客戶的合作過程中,不少客戶擔心與SCBC合作是否會給自己培養出一個新的競爭者?“我們就需要不斷宣貫SCBC的經營理念和競爭優勢,SCBC以客戶為中心,擁有大陸代工企業中最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TCL垂直產業鏈使SCBC具備屏資源的優勢支持。讓客戶認同我們的價值,一起尋找戰略匹配點,我們要讓客戶知道,只要您認同SCBC,我們就可以與您一起實現雙贏,SCBC愿意與客戶一起成長”。
SCBC目前有近20余個戰略客戶,其中不乏百萬級客戶。在北美、亞洲、俄羅斯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國內市場同樣不容小覷,互聯網品牌急需一個有豐富跨國業務經驗的代工企業協助出海。劉鵬認為機遇與挑戰并存。
彭秀峰:品牌化經營ODM
彭秀峰是產品中心總經理。他表示,滿足客戶的要求,是ODM企業產品規劃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為此,SCBC提出“品牌化經營ODM”的戰略,即為客戶提供產品以外的額外服務,成為客戶的“Brand Partner”,以幫助客戶增大銷售,從而增加客戶的粘性。
彭秀峰認為,和其他的ODM廠商相比,SCBC不僅在效率、資源上存在優勢,在產品力上也更為突出。在品牌服務上,為了服務眾多訂單小、品種多的客戶,產品中心組建了一個只有6人的ID、UI及視覺推廣團隊,為客戶制作通用的品牌推廣圖文資料和推廣思路,客戶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使用;在產品上,產品中心綜合客戶的需求及對行業、技術的預判,系統規劃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產品系列,為客戶整體導入產品線,以全方位支持客戶在當地的競爭。
李尚云、張泰興:客戶心中建品牌
設計中心的李尚云和張泰興是合作多年的搭檔,前者是設計中心副總經理,后者是總工程師。目前李尚云負責設計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張泰興主要負責產品標準化方面的工作,各有側重。他們深知,他們設計的產品不僅要滿足客戶的需求,還要在客戶心中樹立起TCL的品牌,這要求SCBC的產品不僅在市場上要是最優產品,價格也要最有優勢。根據這個思路,設計中心的整體策略是,在低端產品上一定要做到極致,在中高端產品上則要做開創性研究。
2017年上半年,SCBC推出的猛禽系列32吋機型是行業首創的無膠框模組設計,整機一共只有7個螺絲,不僅外觀精美、生產效率也更高,推出不到半年已銷售了上百萬臺。而最新推出的高端S800系列產品,采用無邊框、無螺釘、無縫折彎的設計,厚度僅有6.4mm,是業界最薄,已經取得了來自國內外不少客戶的訂單。
為了在客戶的彈性要求、組織高效運作、產品品質穩定上達成最優解,在產品設計上,SCBC采用了一套產品標準化策略。在SCBCSHOWROOM產品看板臺上,擺放著不同顏色、形狀、材質的底座與邊框、多種設計感的裝飾片,不同操作體驗的UI,不同產品特性的喇叭等等,客戶只需要在其中任意搭配即可創造出一款獨一無二的彩電。產品標準化策略不僅讓客戶的選擇更靈活、更差異化,同時也提高了SCBC內部組織的效率、減少了庫存損耗。
牛海龍: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是客戶選擇
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牛海龍表示,不同的客戶對廠商的要求各不相同,只有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才能迅速應對各種客戶的差異化需求。SCBC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工作職能覆蓋了從業務項目前期洽談到產品出貨的全流程,是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中心有三大要求:首先,供應鏈人員要跟著業務團隊一起跑業務;其次,協助建立標準化的產品體系;第三是要牽引各業務部同時高效完成項目。
羅小升:老基地,高效率
SCBC中國制造中心總經理羅小升表示,如何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是ODM工廠的“命門”。中國制造中心目前的產能比當初建廠時的設計產能提高了近5倍。工廠把生產空間立體打通,形成了一個科學、聯通的物流布局,減少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物流損耗;車間通過技術改造,“擠”進了若干條新的生產線,并導入了數十項生產自動化項目,從而提升產能和效率。
此外羅小升要求用工必須人盡其用。通過公司提供的阿米巴V值管理工具,中國制造中心精準用工,對工人進行動態調整;同時狠抓生產線班組建設,要求線長不僅要懂管理,更要懂得現場的工藝技術,技術人員5分鐘內能處理的問題,線長必須會解決。
目前,SCBC的年產能已達700萬臺液晶電視,幾乎做到了行業單位面積產出最高。
陳傳倫:最像中國工廠的外國工廠
SCBC海外制造中心總經理陳傳倫在TCL已經工作10年了,其中大部分的時間在海外工廠,擁有豐富的跨國企業管理經驗。SCBC現有波蘭、墨西哥兩個海外工廠,分別輻射歐洲和北美市場,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成都工廠目前也劃歸海外制造中心管理。
陳傳倫從客戶意識入手,潛移默化,逐漸讓外籍員工理解到:唯有服務好客戶,工廠才能有訂單,才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員工才能獲得更好的收入。在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工廠與工會、員工提前溝通,根據彩電生產的淡旺季特點,彈性安排員工的休假和工期。在此基礎上,海外工廠的文化宣傳也與國內同步,讓海外員工也能同步了解TCL的企業文化變革。
這些措施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SCBC海外工廠的效率大幅提升,每臺電視的制造成本,相較2011年降低了2/3以上,員工的收入也隨著工廠效益的提升穩步上漲。就連央視記者到波蘭工廠采訪時都盛贊道:“這是一個最像中國工廠的外國工廠”。
楊勝鋒:輸出效率 提升競爭力
SCBC運營管理中心下設運營管理部、項目管理部、信息管理部。運營管理部負責戰略、經營、績效、政策、重大項目等管理與規劃。項目管理部負責產品量產前,統一指揮協調公司資源,確保項目在客戶要求的時間里滿足客戶的需求。信息管理部是用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讓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協同高效辦公。三個部門承載著整個公司的基礎型工程,協同各中心進行跨部門跨時空協作。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楊勝鋒表示,運營管理中心的工作目標就是輸出效率,提高公司競爭力。
隨著潼湖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逐步落成,在新的產業園區內,SCBC業務的產能規劃將達至2000萬臺。在這個智能制造園區里,華星光電與多媒體將形成計劃、生產制造、物流的高度一體化精益協同,這將是進一步提升SCBC行業競爭力的強有力支持。SCBC的未來值得期待!未來市場一定會給他們一塊金招牌,一塊屬于SCBC的工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