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激光工程投影機LU9715 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LU9715是大型場館應用的明智之選
可以說,想要了解上海這顆在近代史上灼灼閃耀的“東方明珠”,上海歷史博物館定能讓你不虛此行。其傾心打造的重點展項《出版復印》、《風氣之先》、《淞滬抗戰》廣泛應用了這些多媒體技術,讓我們一睹為快!
《出版復印》演示方案
上海近代出版復印歷程,是中國近代出版史的縮影,既體現地域特色,又反映出當時的國情。影片呈現出了近代上海出版復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在有限的空間里,兩臺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利用畫面融合技術打造了長達6m*2.3m的震撼畫面,給游客一種沉浸之感,讓游客能夠置身其中了解當時圖文出版復印發展的艱難環境。
《風氣之先》交互演示方案
見你想見,是本項目最有意思的地方。當畫面上刷出一個又一個近代上海曾出現的重要工具,輕輕一碰感應裝置,就會出現每個工具對應的文字簡介,每段簡介里都藏著歷史背景下的小故事。例如1908年,上海第一臺有軌電車的正式營業,代表著上海社會化、現代化、大眾化的現代交通開始起步。
本展項單面墻體畫面顯示尺寸為5m*1.6m,兩面墻體各使用兩臺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進行畫面融合。通過觸碰每一處的感應裝置,還能一一瀏覽背景故事,提高了游客的參與度。
《淞滬抗戰》演示方案
發生在上海的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時間規模最大、死傷最慘烈的戰爭之一,這片熱土拋灑過先輩的鮮血,即使蓋起高樓廣廈也不能徹底掩埋。博物館內存有兩次淞滬戰爭留下的珍貴影像資料,讓我們在今天還有幸見到當時的真實戰爭場景。這些影像資料被剪輯成影片播放,兩面墻體分別使用兩臺與三臺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打造融合畫面,還在墻面處理上模擬成當時斷壁頹垣的真實環境,更富有臨場感。
以上這些精彩展項的幕后推手便是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LU9715,三個展項共使用11臺機器,均采用投影融合技術,在有限展館空間下使用多臺投影機融合投影出大畫面,通過邊緣融合技術盡可能消除光學縫隙,獲得更加明亮、寬廣的畫面,這也為游客營造了更佳的觀感體驗。這種技術在呈現線路精細、信息復雜的歷史發展長圖時效果尤佳。
這11臺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LU9715,長寬比例16:10,因此在畫面融合時能使用較少機器,更加適合大型場館展覽展示。而且許多場館都需要在白日亮燈的情況下進行展示,因此8000流明高亮度也保證了其投影畫面的效果。同時明基工程投影機以彈性安裝著稱,無論是天花板、墻壁、地面,都能靈活安裝應用,360度全角度投影滿足各種創新多媒體投影方案。
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機LU9715另一大特點在于提供8只鏡頭選擇,從超短焦鏡頭到長焦鏡頭應有盡有,其中短變焦鏡頭大幅提高安裝的靈活度,即使空間有限,也可以通過超短焦鏡頭打出想要的畫面大小,上海歷史博物館中第一個展項《出版復印》則是應用了4支超短焦鏡頭LS1ST2,讓畫面顯示更加靈活。
對文物和其身后的歷史,以前我們只能靠口頭講述、資料記錄的形式傳遞它背后的意義。如今,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和創意方法,文物還可以是像《國家寶藏》中演繹出來的具備靈性的生命,見證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是圖文并茂、影像交織的沉浸大屏投影,明基工程投影機也將在展覽展示領域持續發力,讓大眾更為親近易懂地走進文物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