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城市和農村學校受師資力量、學校辦學理念、地區差異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差距很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隨著政府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村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為進一步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片區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共贏機制的成果展示。1月10日,大嶺片小學舉行了“同步課堂”優質課比賽,大嶺片中心小學作為主播課堂教學點,展示了小學美術、音樂和英語三個學科的優質課同步教學,與西坑小學、大嶺小學兩所村完小進行同步直播互動教學。主講老師讓遠端課堂的孩子們走進同一課堂,在同一老師的教學中同步學習,實現不同學校的孩子同步互動學習,實現資源共享,教育均衡。
遠程同步互動課堂,主要是依靠網絡進行視頻音頻實時傳輸,與傳統的遠程教育相比,真正實現了雙向互動。主課堂的老師進行授課,外地學校學生不僅可以看到聽到課堂實況,還可以提問和回答。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遠程同步互動課堂有以下作用:
一、遠程同步互動,有利于資源互享,提高農村教師專業水平
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高度的重視。而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偏遠農村地區,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同步課堂”,為農村學校提供了一個與名校、名師跨時空互動交流的平臺。利用這個平臺,農村老師可以和城市老師相互交流,不僅讓農村教師借鑒了名校名師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更能促使農村教師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從而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
“同步課堂”的錄制功能,可以把老師的課堂教學錄制下來,這樣可以通過鏡頭回放,讓老師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也可以供學生進行二次學習。
二、同步課堂激發了學生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同步課堂系統完美的同步效果以及多種創意功能,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讓農村孩子和城市學生共同接受名師上課,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戶。“同步課堂”使用,為農村學校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恰當、充分利用這股活力,一定可以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縮短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學校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