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有余,谷歌AlphaGo擊敗李世石的那一刻仍記憶猶新。如今,人工智能成為了時下熱詞,如同“互聯網+”之于互聯網,人工智能會在真實的應用場景中對各個垂直行業起到顛覆作用。其中,教育正是一個亟待被人工智能“寵幸”的行業。
不過,很多人看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時,也有一些疑惑,比如如何才能讓人工智能落地?如何才能將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學真正結合起來?百度教育把智能化定位為企業新戰略;科大訊飛專注自然語言解析技術;現代中慶將人工智能引入錄播提出錄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AI走進教育,更需要場景支持
其實,人工智能從誕生之初就和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幾年來,人工智能進入教育的腳步逐步加快。
從2015年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相繼公布了人工智能的推進計劃,而到了2016年,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不論是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上市公司還是百度等有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都開始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教育創業的賽場中涌現出更多的教育+人工智能的身影。其中,K12、教育信息化兩個方向最為活躍。但是,在教育裝備行業真正將人工智能引入教學過程場景分析的企業則幾乎沒有。
在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少林看來,沒有場景支持的人工智能就是空中樓閣,只有將錄播大數據與現場教學實現了真正融合,才能讓錄播真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少林)
從產品到數據,中慶智課讓錄播進入AI時代
如果說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那么,中慶的海量音視頻數據資源,則為中慶進軍錄播人工智能提供了可能。二十幾年來,中慶憑借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濃厚感情,先后在嵌入式技術、多媒體技術、音視頻技術等方面取得領先的技術優勢,從而讓中慶的錄播系統也走入千萬學校之中,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教育音視頻資源。
那么,如何將這些海量的教育音視頻資源進行高效應用?人工智能讓中慶找到了出路。當問起為什么把人工智能引入錄播時,周少林表示,這一思路主要是源于上海楊浦區學校的用戶需求。
當然,僅僅有需求是不能完成這樣歷史的使命的。在周少林看來,中慶能將人工智能引入錄播,主要源于三個原因:
1、 海量的音視頻教學資源:中慶錄播被廣泛地被應用到全國各地高校之中,將產生海量優質的教學音視頻資源;
2、 常態錄播普及是發展趨勢:按照當前每所學校都建設錄播教室的趨勢,全國60余萬所學校,即便按照一個學校一個教室最低2路高清視頻計算,每小時將產生2400T的數據,這是何等海量的數據;
3、 AI技術特點有利資源利用:AI的三大應用技術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結合錄播的資源管理正好可以進行教學內容和行為的分析;
正是看到了如此海量的資源,中慶用自帶的優質資源基因實現與人工智能的完美結合,將教育音視頻海量資源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利用。
眾周周知,錄播系統錄制下來的音視頻文件,這是一種非結構化數據,不便于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細分和檢索。要讓音視頻文件成為有用的數據源,必須把文件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可以說真正找到了錄播數據結構化的鑰匙。
據介紹,中慶智課解決方案以課堂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音視頻等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打通了錄播、教學、互動、中控等平臺間的壁壘,通過人工智能對課堂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教育基礎數據的常態化、伴隨式采集和即時化分析,形成師生行為數據、教學內容數據、環境數據等,經過智能分析后服務于現場教學、教研和學生個性化學習,滿足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以及社會公眾等多角色立體化的教育需求,是最新一代的教育錄播解決方案。
即時性和過程性的錄播大數據被人工智能激活,錄播不再只是課堂教學中客觀的記錄者,而是回歸教學過程,融入到教學和教研中,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和研究者。周少林表示,中慶智課順應這種需求和發展趨勢,讓AI應用進入了教學過程的分析階段,從而為教學提供更多可能。
未來:從硬件提供商走向服務商
歷史的沉淀和積累造就了如今的中慶。
從創立初期引領行業的音視頻企業到2017年將人工智能引入錄播,中慶始終如一走在行業前列,成為教育裝備這個垂直行業的先鋒者。
關于未來發展,周少林表示,作為錄播行業的硬件提供商,未來中慶將從硬件提供商走向服務提供商。目前而言,中慶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提高教研效率和準確度;二用AI技術的圖像和語音分析每一個學生每堂課的表現包括注意力、關注度、參與度以及學習興趣等。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兩個方面。這兩個技術雖然得到了應用,但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技術和應用場景上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周少林表示,在技術成熟情況下,人工智能與教育理論的結合與發展,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不可否認的是,不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應用到實際中才是王道。
“根植教育,服務教育”,中慶在第一個歷史階段都成功捕捉到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并順勢而起,這次也不例外。對于教育科技這個千億級的市場,中慶始終不驕不躁,是教育裝備行業內真正的“AlphaGo”:不完美、但不斷創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