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平板電視技術陣營中,LCD、OLED與QLED是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彩電顯示技術,每種顯示技術在彩電陣營中,都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天我們就簡單來說說LCD、OLED與QLED各自的基本原理。
LCD的顯像原理
LCD的顯像原理,是將液晶置于兩片導電玻璃之間,靠兩個電極間電場的驅動,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電場效應,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電源關開之間產生明暗而將影像顯示出來,若加上彩色濾光片,則可顯示彩色影像。
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所以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溝槽偏離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為扭轉型,當玻璃基板沒有加入電場時,光線透過偏光板跟著液晶做90度扭轉,通過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顯示白色;當玻璃基板加入電場時,液晶分子產生配列變化,光線通過液晶分子空隙維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線被吸收無法透出,液晶面板顯示黑色。液晶顯示器便是根據此電壓有無,使面板達到顯示效果。
OLED的顯像原理
OLED最簡單的形式是由一個發光材料層組成,嵌在兩個電極之間。輸入電壓時載流子運動,穿過有機層,直至電子空穴并重新結合,這樣達到能量守恒并將過量的能量以光脈沖形式釋放。這時其中一個電極是透明的,可以看到發出的光。通常由銦錫氧化物(ITO)組成。
OLED和LCD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本身就是光源。在液晶顯示器中,輸入電壓不同,微小的液晶會改變方向,它們會使從背景光源發出的白色光穿過/擋住,這一原理也使視角受到了限制。從側面看效果很差,或根本看不出來。液晶顯示器如果由于發光的顏色錯誤會出現像素差錯,而在有機發光二極管中這種錯誤幾乎不會出現。
QLED的顯像原理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簡寫,中文譯名是量子點發光二極管,亦可稱量子屏顯示技術,這是一 項介于液晶和OLED之間的新型技術,原理是通過藍色lED光源照射量子點來激發紅光及綠光,QLED核心技術為“Quantum Dot(量子點)”, 量子點由鋅、鎘、硒和硫原子構成。
QLED顯示技術依舊屬于液晶(LCD)顯示技術范疇,類似于此前CCFL(冷陰極熒光燈管)以及WLED(白色發光二極管)一樣,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全新的背光控制顯示技術,它擁有許多更先進的物理特性,比如節能省電、顯示更穩定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QLED相比WLED成本更具優勢,這也是業界認為QLED可以改變市場格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