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就在全球電視制造商對2017年普遍持悲觀預期的時候,夏普卻高調宣布,將2017年度電視出貨量從原計劃的1000萬臺,調高至1400萬臺。2017年彩電銷量目標1400萬臺,此舉意味著如果夏普達成此目標,將有望回歸全球彩電六大之列。
其實我們都知道,夏普能在彩電市場疲軟的形勢下,實現高速增長,自然少不了富士康對夏普的賦能加碼。富士康在入主夏普后,即著手在產品、品牌、營銷運營、銷售渠道等多方位增加資源投入。
據悉,從產品硬件的研發、制造,再到流通、銷售等產業鏈條上,與夏普聯手產生協同效應。而以制造研發為導向的富士康,利用本身在機械制造技術以及垂直供應鏈方面的優勢,帶來了更強大后端支持和整個垂直供應鏈的支持。
雙方整合優勢,在保證夏普品牌屬性、產品品質、領先技術的基礎上,優化管理體制和供應鏈體系,并加大營銷投入,既夯實了產業一體化實力,又減少了沒必要的成本支出,讓夏普重新占據消費者視野。而新夏普中,電視產品依舊是其“生命線”。
有了富士康的加持,除了獲得具有優勢的制造成本,夏普還將實現品質和產量的同步提升。通過夏普的技術、富士康的生產,以及“高貴不貴”的價格,將電視行業競爭聚焦在產品本質上,由此開啟夏普顛覆高端電視領域的序幕。
進入富士康體系之后,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夏普企業戰略發生重大改變,從戰略守勢向戰略攻勢轉型,比如加大8K技術、OLED技術、高世代液晶面板的研發與投入力度,技術與產品均走“取乎其上”的戰略。
用富士康老板郭臺銘的話講,一個是全球領先的制造巨頭,一個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巨頭,二者一旦嫁接,就會形成合金鋼文化。
另外,夏普電視還加強娛樂營銷,除了與明星合作進行的一系列營銷活動外,夏普還通過植入《歌手2017》、《奔跑吧》和《72層奇樓》等熱播綜藝,與節目聯動,從品牌、產品植入,到和綜藝節目明星的“定制”活動,夏普用產品和娛樂的聯合,形成了“傳播綁定”。
由此不難看出,夏普在全力攻勢下,2017年1400萬臺的出貨量,并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