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三星作為以顯示技術為核心的知名彩電企業,一直備受大眾消費者的關注,每一次的技術更新和新產品的亮相,總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驚喜。特別是近兩年來,TCL、三星在QLED技術上的發力,不僅引領了整個彩電產業的加速發展,更是開創了一項新的全球性顯示技術。
在量子電視上,TCL是全球第一家引爆的,而三星則是全球第一家從戰略層面持續推動的。雖然當前相對于OLED電視,量子點電視仍然停留在液晶顯示面板的改良上。但是很多企業正在試圖以量子點進行顛覆,實現量子點自發光,這也是三星、TCL等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所在。
今年3月初,三星電子率先在中國推出一系列QLED電視,其核心就是要與當前市場上的OLED電視形成正面競爭,從而跳出液晶電視的市場同質化競爭惡戰。雖然最近兩年來三星仍然穩居全球彩電第一,但是其在中國等地市場,正面臨來自中國企業的咄咄緊逼。
TCL雖然在量子點電視引爆速度上相對三星慢了半怕,但立足中國本土市場的營銷、渠道等優勢,在今年彩電市場通過量子點電視,來形成于同行的差異化競爭,還是有勝算優勢。對于當前的TCL來說除了要追求規模的持續做大,還需要追求經營利潤和經營質量的提升,量子點電視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早在2014年,TCL就發布了中國第一臺量子點電視,近年來TCL一直是量子點電視的領跑者和吶喊者。而在TCL的推動下,量子點電視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展現出了比OLED電視更具前景的發展潛力。
有媒體評論認為,長期以來中國顯示產業一直定位于“追隨者”的角色,如今伴隨著TCL在量子點產業上的布局和發力,中國終于實現了顯示領域的“單點突破”,這將打破西方及日韓企業在高端顯示領域事實上的壟斷,中國將挺進利潤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頂端。
來自NPD Display Search的預測,量子點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00%,有望從2016年的60萬臺增長到2017年的120萬臺,同時全球范圍內也會從300萬臺增加到600萬臺。
除去在量子點電視的持續推廣之后,今年TCL電視還看到互聯網電視品牌陣營的競爭多極分化,在去年推出主打高端的創逸品牌后,今年又推出主打互聯網年輕用戶的雷鳥新品牌。在去年出貨量達到2000萬臺,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第一后,TCL嘗到多個品牌、多個市場、多種方式的甜頭,繼續加大規模化擴張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