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消息,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在做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為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深圳的目標是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這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給深圳的定位),今年起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其中指出,實施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加快在石墨烯、微納米、機器人、5G移動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個領域出臺專項支持計劃,搶占前沿技術產業化先機。
一、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足源頭創新能力,在信息科學與安全、生命科學與健康等領域建設國家實驗室,加快推進未來網絡實驗設施建設和深圳超算中心擴容,規劃布局國家基因庫二期、生物醫學、大數據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二、設立十大基礎研究機構,重點在數學、醫學、腦科學、新材料、數字生命、數字貨幣、量子通信、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清潔能源等領域謀劃建設10個基礎研究機構,開展前沿科學探索、關鍵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養等,強化創新的基礎支撐,今年將啟動4個研究機構建設。
三、組建十大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在化學、醫學、光電等領域,規劃建設10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的實驗室,力爭今年新建兩個以上。新增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100家以上。
四、實施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加快在石墨烯、微納米、機器人、5G移動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個領域出臺專項支持計劃,搶占前沿技術產業化先機。
五、打造十大海外創新中心,著眼全球加大開放創新布局力度,支持企業和機構在美國、歐洲、加拿大等創新資源高度密集地區,規劃建設10個海外創新中心,構建國際協同創新平臺,聚集全球創新能量,今年啟動4個海外創新中心建設。
六、建設十大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實「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在機器人、3D打印、新型顯示、精準醫療、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規劃建設10個創新中心,提升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能力水平,今年將啟動3個。
七、規劃建設十大未來產業集聚區,在生命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等未來產業領域,培育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八、搭建十大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
九、打造十大“雙創”示范基地;
十、推進十大人才工程。2017年將引進10名左右的院士、孔雀團隊3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