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間,樂視公告宣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樂視網互聯網電視平臺上的所有用戶遷轉至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互聯網電視(CIBN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樂視網現有的互聯網電視平臺將同步關閉,包括互聯網機頂盒和一體機。
這意味了樂視互聯網電視終端(包括機頂盒、一體機)的“裸奔”情況即將翻篇。
樂視網是怎樣陷入了裸奔的境地?
根據廣電總局規定,任何機構必須持有雙牌照(“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 牌照)或與持有雙牌照的廣電企業合作,才可以開展互聯網電視業務,比如像樂視網這樣生產互聯網電視及機頂盒。
國內目前共有7家廣電企業持有雙拍照,分為為芒果TV、未來電視(iCNTV)、百視通、華數、南方傳媒、國廣東方(CIBN)和銀河電視。
在2014年7月,廣電總局下達互聯網電視最嚴厲整頓文書,在“與嚴重違規互聯網企業合作問題”相關信息中,樂視被廣電總局點評批評,知情人爆料:
“樂視的違規行為總局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已經口頭告之牌照方不能與樂視進行合作。現在國際臺、華數仍在與樂視進行合作,要求牌照方對于總局正在查處的企業,牌照方一定不要與之合作。”
彼時,和樂視網合作的牌照方為CNTV與華數傳媒。
樂視網做錯了啥讓廣電反應如此強烈?
為了進行內容管控,根據廣電2011年10月頒布的“181號文”規定:播控平臺只能接入合法的內容服務平臺的內容,不能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鏈接,不能將公共互聯網上的內容直接提供給用戶。
2012年1月13日,樂視網與CNTV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視頻內容交于CNTV播控平臺端監管,樂視互聯網電視終端與CNTV綁定,成為廣電總局正式授權的視頻網站。
但CNTV似乎“監守自盜”了......
2012年11月,樂視網指控CNTV涉嫌盜播前者獨家網絡版權劇《光榮大地》,并對CNTV百度臺、CNTV西柚臺、CNTV主平臺共3個平臺共134部侵權影視劇完成了取證工作。最后雙方以和解收場。
2013年1月,CNTV與小米達成合作,雙方合作關系與CNTV、樂視網的合作類似。
央視旗下的CNTV雖為牌照方,但在影視劇版權資源是短板,正版內容主要集中在新聞、時政、紀錄片、體育等領域。樂視互聯網電視在CNTV上設有“樂視網TV版”視頻專區,用于播放樂視網獨家內容資源,未取得播放資質的境外影視劇、自制劇、網絡大電影等。#樂視網補了CNTV的弱項
CNTV打算利用牌照優勢“空手套白狼”,將樂視網的資源放到了另一個合作方小米互聯網終端上。從樂視網的立場上看,對手小米不僅“免費”獲得影視內容,且這些影視內容產生的廣告收入也不會落進自己的錢包。
于是在2014年6月底,樂視網起訴小米盒子與CNTV盜播且勝訴,隨后CNTV表示與樂視網合作已終止。
2014年7月中旬,傳出廣電總局點名批評樂視網,并勒令所有牌照方不得與樂視網合作的新聞,原因正是樂視互聯網電視終端上的“樂視網TV版”視頻專區嚴重無視了廣電總局的“審查”要求。簡言之,廣電規定,視頻網站的內容不得直接出現在互聯網電視終端上。
因為這個事兒,樂視網的股價在7月16日、17日連續兩日跌停,累計跌幅超過20%。
隨后在7月18日,樂視網緊急停牌并發布澄清公告,承認與央視旗下CNTV的合作存在違規并被要求整改,且與央視以外的其他牌照方暫停了合作。
裸奔之后的樂視網,是如何自救的?
在樂視網“裸奔”前,它的生態模式為“平臺+內容+終端+應用”,該模式基于牌照的基礎上。由于樂視網與牌照方合作破裂,這一模式也不再成立。
這兩年裸奔的樂視網一直在不斷嘗試修補牌照問題。
2014年7月23日,樂視網宣布入股重慶廣電控股的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樂視彼時在公告中表示,將和重慶廣電一起共同向廣電總局申請互聯網電視內容牌照,最終因廣電總局不再批準新的集成播控平臺而夭折。#集成播控牌照有且只有7張哦,不發了
8月7日,樂視網緊急融資45億元。8月20日,傳出樂視、小米被廣電總局再次點名的消息。
2015年,樂視與另一牌照方國廣東方(CIBN)多次談判,除業務層面的合作,樂視甚至考慮過通過入股國廣東方股東華聞傳媒來解決牌照問題。一位接近華聞傳媒的知情人士曾透露,雙方聯合向廣電總局提交了整改方案,但廣電總局遲遲未批。樂視入股華聞傳媒也早已擱淺。
直至今日,樂視網與牌照方CIBN的合作才終于塵埃落定,廣電總局批準樂視用戶遷轉至CIBN集成平臺,樂視網現有的互聯網電視平臺將同步關閉,包括互聯網機頂盒和一體機。
這意味著樂視網此前“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商業模式瓦解。
“樂視最初的互聯網電視打法是將內容、系統、終端都握在手中,自己做平臺、廣告運營、內容運營。現在,與國廣東方合作之后,樂視從內容到廣告運營都需要與國廣東方(CIBN)對接,等于是‘兩張皮’,肯定不如芒果TV在一個體系里運作的順暢。”另一位互聯網電視行業人士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