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18.53%,同行們上半年爭銷量第一,爭全球第三這一虛名又有啥意義?海信用業績告訴大家,這才是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應該有的表現。
業績增長直觀反映了海信實力,面對樂視的硬件免費及其他互聯網品牌的殺價,海信銷售額還能逆勢增長,實屬不易。
彩電一哥交出漂亮答卷
這是海信電器發布的2016半年報,而這份財報也的確漂亮!
海信在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18.53%。
只能說,太不容易了,彩電一哥用業績證明了自己,也向全世界詮釋了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彩電企業的實力。事實上,根據第三方調研公司中怡康的統計,上半年海信電視國內銷售額占有率達到17.85%,同比提高1.5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第一,比第二位高出2.75個百分點;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17.16%,比第二位高出1.36個百分點,持續保持第一。
要知道,這是海信在自身營業收入下降5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實現的,這也是整個彩電業銷售額同比下滑超過10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取得的業績。
首先我們看一下上半年彩電行業的整體背景!據中怡康統計,2016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2470萬臺,同比增長5.9%;零售額719億元,同比下降10.5%,2016年1-6月,彩電線上市場均價同比下降17.0%,線下市場同比下降9.7%。
此外,互聯網品牌主導的價格戰不斷,比如有些互聯網品牌推出42英寸999元、55英寸1999元,出乎預料的價格,對市場殺傷力較大。特別是樂視的4.14硬件免費日、買3年4個月的會員可以免費獲得40英寸電視一臺等,對彩電市場形成負面沖擊。關鍵是這樣對手還接踵而來,微鯨、芒果TV等,每一次互聯網品牌的發布,都會在硬件上殺價。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銷售量和銷售額雙雙取得增長,的確難得。要知道,海信電器又與其他企業存在明顯區別,彩電業務占據海信電器超過90%的比例,而其他企業的財報業績可能融合了很多其他業務,彩電的表現并不能直觀體現出來。
高端及大尺寸貢獻主要力量
翻閱半年報發現,今年上半年,海信彩電的毛利率增加1.79 個百分點,達到18.03%。這樣的毛利率水平同樣在行業內排位靠前。
而毛利率如此高的原因在于海信堅持高舉高打。2016年,ULED新品的推出,使ULED產品畫質表現達到行業新高度,同時帶來了ULED銷售規模持續增長,上半年,ULED液晶電視銷售額占50英寸及以上液晶電視銷售額的15.80 %,有力的支撐了銷售結構的改善,受此影響,海信電視品牌指數達到104,同比提高7個數值。
今年上半年,1-6月份,海信激光電視占85英寸及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30.53%的市場份額,7月份,海信發布了全球首款超短焦4K激光電視,實現了激光電視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制造的完全自主運營,海信100英寸激光電視產品上市不到兩年時間,7月份已占據國內85英寸及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銷售額近40%的份額,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大屏市場,海信話語權越來越大,而這樣的高端產品為海信的利潤提供堅實的保障。在海信的帶動下,今年,包括索尼、三星在內紛紛發布大屏策略,而從今年年初,海信已經保持了對大屏市場的領先態勢。
上半年,海信彩電的另一大特色是加強了線上,推出針對年輕互聯網用戶需求的高端子品牌VIDAA,該產品發布后在畫質表現、外觀工藝、智能交互設計和生態系統方面深受用戶青睞。此外在運營端持續發力。上半年,海信運營大數據顯示,智能電視用戶已經達到1962萬,用戶日活躍度持續走高,已從2012年12月的25.1%提高到今年6月的44.8%。
當然,降低制造成本也是今年上半年海信業績表現搶眼的重要原因。上半年,海信通過提高產品的可制造性設計、工藝優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持續推動智能制造的質效提升。迄今,海信電視制造效率已經連續三年提高30%以上,有效的降低了產品的制造成本,同時,也促進了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海信電視的制造效率已經位居行業先進水平。
制造成本能有效降低,這無疑說明了一點,海信在智能制造上,擁有自主技術,從而擁有巨大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