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踐行標準,也是名族企業的踐行標準。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飛速發展,“中國夢”已經成為近年來越來越多被提及的話題。雖然這個詞語被真正提出的時間并不太久,但真正意義上包含了中國人對國家以及個人發展期望的“中國夢”,其實很久以前就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扎根。
2015年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明確提出了“中國夢”的核心目標就是富強昌盛,這自然離不開先進、創新的制造業發展,將制造業作為中國邁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的叩門磚,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目標,才能圓民族“中國夢“。
而對于以制造業為本的國家來說,不斷創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極致工匠精神尤為重要。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該詞匯的出現不僅讓人耳目一新,更引發中國民族企業的深思。
何謂“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目標在于打造本行業最優質、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而工匠精神正是當下中國制造業所亟需。
縱觀長壽企業扎堆的國家,可見“工匠精神”影響深遠。以日本為例,由于“工匠精神”的存在和傳承,日本企業對所做的每件事情、每件產品都精益求精、精雕細琢,企業上下更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實施“質量救國”戰略,促使日本制造打開了歐美和全球市場,帶動國家經濟飛速發展。
二戰期間,德國作為戰敗國,國內民生凋敝,經濟一落千丈,然而短短十幾年間卻在廢墟上重新崛起。德國能夠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因素很多,但其中德國制造業的“工匠精神”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中國智造”需要工匠精神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制造”以“物美價廉、物超所值”的優勢風行全球,卻頻頻遭遇反傾銷,為擺脫資源過度消耗、缺乏核心科技和自主品牌劣勢,當下,“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強力邁進,但“工匠精神”仍沉淀不足。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中國制造’享譽全球,國內消費者所享受的產品和服務,總體上也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水平,但嚴格講,這些產品和服務還不夠‘精’、不夠‘細’。”
我國已經過了物資缺乏的年代,無論是企業發展、人的發展,太強調“快”和“立竿見影”,注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記,因此發揚光大“工匠精神”,提升品牌溢價空間,培養民族工業自信刻不容緩。
中國亦不乏踐行“工匠精神”民族企業
其實,在中國也有這么一批在用實際行動躬身踐行“工匠精神”的民族企業,譬如已經在中國家電發展道路摸索前行28年的家電企業創維。
從1988年創立伊始,創維就一直致力打造專業的電視制造商形象,不斷在電視研發、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方面積累深厚經驗。經過二十八年的奮斗,如今的創維已成長為蜚聲國際的中國家電巨子。
但是,創維仍深諳置身電子制造業,時刻影響著國家發達與先進的評判標準,企業由上至下,更需要積極響應中國夢的號召和“工匠精神”的指導,不斷追求卓越的產品和服務,以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創維用“工匠精神”打造G7,苛求里程碑式突破
秉承工匠精神,今年7月創維推出了全新的“中國夢”系列彩電,首款旗艦產品G7凝聚了創維28年工匠精神發展史中的積累,堪稱企業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創維G7把“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在屏幕配置上精益求精,屏幕采用4色HDR的行業標桿級畫質技術,能夠真實還原畫面,精準把控亮度、對比度,畫面呈現更加清晰、更富層次;對音響硬件近乎苛求地追求完美,聯合研發并全新升級第二代杜比引擎音響,品質趕超國際音效;外觀設計追求極簡,更符合國人審美需求;處理器總數高達25,位于行業最高標桿,最大程度提升用戶體驗;搭載最新的酷開5.5操作系統,更流暢,內容更豐富。
實際上,G7是創維全新推出的“中國夢”系列的首款旗艦產品,從硬件到功能到內容都代表了行業最高標準,創維28年來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可見一斑。也是創維作為一個名族企業肩負起的擔當和創新,是企業領導人響應政府號召對“中國夢”的締造,是企業對工匠精神的持之以恒的堅持。中國夢不是只落到國家領導人、人民解放軍、國家上層社會,而是整個民族所有人的應該為之付出,中國民族企業更應率先領頭,躬身踐行工匠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國智造實力。創維處于電子制造業,一直以來都以扎實肯干、銳意創新的創維精神詮釋“中國夢”概念,連一臺電視機都為實現中國夢承擔著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