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進入下半年,那么在這里筆者就將2016年上半年電視圈中值得注意的大事件進行一個盤點,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注意,給行業帶來的反思和未來趨勢有哪些。
1、HDR獲得普遍推崇,畫質仍舊是彩電競爭主旋律
HDR技術無疑是2016年最火熱的畫質技術,彩電行業也普遍認為2016年是HDR電視元年,各彩電企業紛紛將HDR技術作為發力重點。報告顯示,目前市場有超過8個品牌,34個系列,50余款HDR電視在售,預計今年整體銷量在100萬臺以內,明年消費有望成倍增長。
在今年上半年的彩電企業發布的電視旗艦新品中,HDR(高動態范圍)功能已基本成為標配,并作為首要賣點進行宣傳但目前技術流派繁多,尚無統一標準。5月19日,AVS(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旗下正式成立HDR專題組,并召開了HDR專題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將中國的HDR標準提上日程,力求在今年年底完成標準文本草案。不久前,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市場相關主體共同制定的《HDR液晶電視技術規范》、《HDR OLED電視機技術規范》等也相繼發布,將為規范市場、HDR產品普及起到助推作用。
點評:HDR作為畫質顯示性能的核心提升技術,能夠提供更豐富的圖像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以及更亮麗的色彩,讓觀眾得到更具沖擊力的觀影體驗。電視像素從高清到全高清再到4K,畫質像素的提升是一件關鍵點,但是到了4K時代,讓每一個像素點更加高質量的為畫質顯示服務成為了關鍵,這時候的HDR技術就成了顯示性能的主旋律。并且,正是因為有了HDR技術,在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技術路線競爭的關鍵時期,HDR對液晶電視的畫質提升是有加分的,從某種意義上上,它甚至提升了液晶電視的競爭力,給了液晶電視新的生命力。
2、中國品牌全球前十占半,彩電格局發生變化
5月份,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HS Technology公布全球十大液晶電視品牌:預估2016年排名大幅異動,除三星、LG蟬聯第一、二名外,大陸地區將有五家入榜,海信躍居第三大,其余有TCL、創維、海爾及長虹,此外AOC作為中國香港注冊的品牌也將進入前十。全球彩電市場前十大占有率則達72.8%。
5月24日,創維收購印尼東芝TJP工廠,成立“東南亞制造基地”,嘗試“東芝”和“創維”雙品牌運作銷售電視。在5月19日TCL宣布與埃及最大的家電企業Elaraby集團合作后,7月22日又與巴西家電龍頭企業SEMP合作,雙方共同出資約6000萬美元投建合資公司SEMP TCL,進一步完善國際化戰略布局。
6月20日,正式啟用統一品牌“中歐班列”的列車首達波蘭,并舉行了隆重的“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波蘭/歐洲儀式”, 正在波蘭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波蘭總統杜達共同出席了儀式。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作為唯一一家企業代表應邀參加了活動。李東生表示:TCL依托“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扎根當地,把中國制造業的工業能力、研發和服務能力在當地扎根,與當地合作共贏,加快本土化進程,縮短適應當地市場的時間成本,希望三年內,TCL集團的海外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50%。
點評:這些年中國彩電品牌通過國際并購、海外建廠等方式,正從東南亞、非洲、中東等欠發達地區向美國、歐洲等高端市場擴張,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全球前十大彩電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比超七成,標志著中國彩電企業在全球話語權逐步提升,而這種海外擴張方式也將成為未來彩電企業擴大規模的必經之路。
3、彩電市場的大屏化、高端化
2016年的半年報告告訴我們,那就是65英寸。同比超過2倍,第二季度超過第一季度2倍的增幅,同時,65英寸OLED電視的量,第二季度達到了第一季度的5倍。去年主流大屏可是55英寸,由此可見,彩電市場的大屏化趨勢是必然。
菜單行業的價格戰一直是惡性競爭的關鍵,在互聯網品牌攻占市場的過程中,行業底價更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6月16日,海信在北京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首個高端品牌—VIDAA,同時發布了VIDAA獨立品牌的首個作品——V1系列高端互聯網電視,這是海信從2013年開始創建VIDAA智能電視系統后,至今完成的第4次迭代升級,目標就是要滿足年輕用戶對互聯網電視高品質、個性化需求。據海信方面透露,VIDAA自創建之初就已經有計劃要打造成互聯網電視品牌,通過打造高端互聯網電視品牌,海信今年線上高端電視要達到50%的市場份額。
點評:消費者對電視尺寸的需求總是不斷提升的,電視大屏化趨勢明顯,也將是大家競爭的關鍵點。而在眾多互聯網品牌入局、傳統廠商轉型、線上線下互利的情況下,單純的價格戰只會讓彩電業進入惡性競爭的死循環。為破除低端競爭的魔咒,迎合互聯網高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推高端線上品牌成為彩電廠商提高獲利、提升形象的重要途徑。但是對于廠商而言,在線上市場如何迅速贏得高端用戶、搶占市場份額,仍有待探索。
4、下一代顯示技術之爭
(1)行業普遍看好的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
2016年是OLED電視的發展元年,產業鏈從上到下對OLED電視的布局都走向成熟,LG、創維在OLED電視上更是不遺余力。廠商跟進與投資產業界都一致看好OLED技術,可以說OLED已經進入補跑最后的瓶頸和顛覆市場前期的沖刺。
4月14日,在創維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創維聯合華納、騰訊企鵝TV推出了4色4K HDR OLED有機電視新品S9-I,主打端到端的HDR支持和4K OLED,這是迄今為止創維最高技術配置的OLED電視,同時也明確了年銷20萬臺OLED電視的目標。2016年,OLED電視產品和品牌更加豐富,彩電廠商對OLED電視銷售目標也進一步提高。LGD預計2016年全球OLED銷量將達100萬臺,明年將達到150萬臺以上,到2018年將沖刺250萬臺的銷售目標。對此,創維表示,盡管創維在OLED電視的推廣道路上已經進入第四年,但是今年才是真正的“OLED產品推廣元年”。
點評:隨著OLED成本下降和良率提升,LG和創維對OLED電視市場充滿信心,并全力布局OLED市場。不過,目前能夠量產OLED電視面板的上游面板企業只有LGD一家,市場規模仍然有限。盡管創維希望OLED電視銷售目標能夠在2015年2萬臺的基礎上增長到今年的20萬臺,但是能否達成目標,仍有待觀察。
(2)電致量子點將完勝OLED
TCL作為主攻量子點技術的企業,從2014年推出量子點電視以來,正式開始了量子點在國內的市場化試探。并今年推出了QUHD量子點電視,在音畫質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率先推動量子點民用化、商用化和市場化落地。根據國內權威的泰瑞特實驗室首次公開檢測結果顯示,QUHD電視核心指標遠超全行業,特別是色域覆蓋率是大數據庫中最高值、峰值亮度超越行業平均水平77.9%、色彩亮度超越行業平均水平26%。
7月22日TCL在浙江盛大舉辦的“科學家面對面——量子點顯示科技科普大講壇”活動的圓滿結束,OLED與量子點技術之間的角逐也基本劃傷句號。全球排名位居第八、量子點領域權威專家、浙大彭笑剛教授用科學數據宣告了量子點技術或將成為未來顯示領域的核心技術。
彭教授表示:“隨著電致量子點技術的發展,不出五年,中國彩電技術將超越日、韓、歐等發達國家” 。而隨著光致發光量子點向電至發光量子點的發展,未來量子點電視也可以像OLED電視那樣直接通過打印在“任何”柔性材質上來實現,OLED技術的優勢已浩然無存,OLED產業也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點評:目前而言,量子點電視仍舊是處在第一代光致量子點階段,與OLED電視相比,仍舊有很大差距,但是既然權威專家表示,電致量子點僅需5年發展時間,將全面完勝OLED,那么筆者也衷心希望第二代量子點技術早日到來,因為這將是中國在顯示領域中唯一一次領先全球的機會,中國彩電技術趕超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目標說不定就要實現了。
5、海信開啟了大屏廣告的營銷競爭
2016年是體育大年,這個月剛剛結束的歐洲杯,海信成為了最大贏家。海信通過贊助5000萬歐元,讓海信電視品牌出現在歐洲杯賽場上。根據CSM數據,央視歐洲杯電視直播累計覆蓋4.24億受眾。在51場比賽中,海信HISENSE單場廣告露出415秒,累計露出時長21165秒。僅按直播前后中場等同時間段15秒廣告單價核算,折合廣告總金額為5.7億元。通過贊助歐洲杯,第二季度海信電視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同比提高了56%,不僅品牌認知度得到快速提升,而且市場拉動明顯。
受到海信贊助歐洲杯的影響,估計以后在奧運會、世界杯、歐洲杯的廣告營銷中,中國的家電廠商可能會明顯增多,競爭也會加劇。
點評: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低迷,廠商贏利水平大幅下滑,海信通過贊助歐洲杯拉動營銷,為今年彩電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這勢必會引起中國企業對國際頂級賽事的重視。然而,作為首個“吃螃蟹”的人,海信在收獲品牌和市場的同時,在最大化整合全球營銷資源等方面,也為其他廠商提供了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