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不缺話題。從技術之爭到排名之爭,從模式之爭到方向之爭,近兩年樂視、小米、創維、海信們不斷制造和引導著議題方向。但無論如何,市場地位終究是要靠真實的銷量數據做背書,而像京東這樣的平臺方無疑在這方面最具影響力和說服力。從京東發布的618彩電銷量榜單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競爭格局的演變,還可以看到平臺力量的崛起。
“群雄并起”的競爭格局
當下的彩電行業,基本可以分為三個派系:一是以海信、創維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派,二是以樂視、PPTV、暴風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派,三是以CAN TV、大麥電視為代表的運營商派。三大派系混戰,使得彩電市場進入了價格戰和價值戰并起的新階段,同時也在逐步形成新的更為固化的競爭新格局。
通過現階段的京東家電銷售排行榜可以看出,以生態為標簽的樂視超級電視,已經率先從競爭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線上市場階段性的領跑者。
樂視是最早提出并踐行“智能電視”概念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現在已搭建成“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的產業鏈。正是憑借其出色的智能電視生態系統,樂視在電視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連續8天蟬聯了京東618家電銷售排行榜(電視)領域的頭把交椅。
另外的幾大品牌則陷入混戰中。筆者仔細查看了這近一周的榜單變化發現,與樂視現階段基本“穩居第一”相比,二、三名的更迭頗為頻繁,甚至有好事者已經嗅到了“火藥味”:海信和創維又掐上了。
在排行榜上線的8天時間內,創維和海信輪番上演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場面,頭天還位居第三名海信,卻在短短一天后就超越創維,升至第二名,此后幾天相似場面接連上演。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目前智能電視的線上市場呈現出“群雄并起”的競爭格局。值得關注的是,創維系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上升勢頭兇猛,如果創維和酷開合并計算,不僅可能拉開與海信的差距,此后有可能沖擊樂視現有的龍頭地位,畢竟,“京東618家電銷售排行榜”仍會持續更新,“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加速衰退的外資品牌
進入平板電視時代后,以夏普、三星、索尼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就一直處于守勢。而進入新的智能電視時代后,不再“缺芯少屏”的國內品牌集體發力,已經將外資品牌遠遠落在身后。
從京東618家電銷售榜單數據可以看到,目前的銷售top 10中,日系品牌僅有夏普入圍,且居于榜尾。而韓系品牌也僅有三星入圍,歐系品牌僅有飛利浦入圍,二者都處于榜單的非常靠后的位置。
京東618家電銷售榜單數據,無疑是目前中國電視消費市場趨勢的一個階段性的直觀寫照。就目前而言,得益于國產廠商技術水平上的創新和提升,以及面對用戶展開的一系列營銷創新和靈活操作,不少消費者都更傾向于為“國貨”埋單。而一大批外資企業卻組團遭遇迷失,成績相比往年并不理想。
其實不僅僅是線上,即便放寬到全渠道,國內品牌相對于外資品牌也保持著較大的優勢。目前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額,外資品牌份額占比基本退化到2成左右,甚至不及海信、創維一個品牌的市場份額。
不僅是國內市場,在全球市場,國內品牌也形成了集團優勢,具備市場引領之勢。除了韓系品牌三星、LG仍處于前兩位之外,目前海信已躋身全球3強,創維、TCL也都排名前五,而日系品牌跌出前五,中國品牌在top 10中占據半壁江山。
可以看出,從ULED到OLED,從4K到HDR,從曲面到激光電視……國內品牌幾乎主導了彩電行業的發展進程和討論議題。國內品牌從跟在別人后面走路,到自己開始充當領路人,著實為處于消費疲軟的家電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平臺力量的崛起
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大數據都是最核心的資產之一。基于數據的分析、運營不僅對平臺方有巨大的價值,對供應商的產品和運營優化同樣極為重要。
數據價值背后,彰顯的其實更是平臺的價值。比如,樂視在電視品類榜單中獨占鰲頭,并非是新兵進戰場就搶了個軍功章。筆者關注到,其實早在414,樂視與京東家電就合作頗為默契,只用時4分28秒,京東就助攻樂視超級電視交易額破億元,與京東產生的聯手效應,遠超過其他電商平臺。說到底,銷量面前分外眼紅,相信其他電視廠商與樂視有相同的想法“抱住京東大腿”。
近年來在中國家電行業,線上渠道依托高頻次、閃電戰的優勢對傳統線下市場高峰的分流作用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隨著京東持續向三、四級市場下沉和運用社會化營銷渠道制造出的618等電商節日持續增多的大趨勢下,京東更憑借在家電網購市場份額達到60.2%的絕對優勢,帶來最切實的銷量提升,無疑將成為電視廠商更看重的常態化渠道。
在以彩電為代表的家電銷售中,互聯網平臺力量的崛起,不僅擠壓了傳統線下門店渠道的空間,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新的產業生態的構建。互聯網平臺既成為家電銷售的重要渠道,同時還是大數據沉淀、運營的絕好平臺,反向促進廠商做好產品開發和市場運營,助力供給側改革的推進。
“京東618家電銷售排行榜”每天都在更新,也受到越來越多家電廠商和消費者的關注,榜單上的激烈廝殺正成為今年618家電行業的一大亮點。對于廠商而言,查看自家品牌和競爭對手的排名變化可以根據京東的海量銷售數據及時進行貨源及價格的有效調配;同時,來自市場反饋的壓力也可以從客觀上倒逼生產,推動產品的完善。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在紛繁的商品中,榜單無疑提供了一個選購的參考思路。
相信京東會以618家電銷售排行榜為契機,未來將繼續依托核心銷售大數據進行精準消費趨勢分析,更好地為彩電廠商把好市場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