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錄播系統不知不覺已經成為取代電子白板、交互式一體機的教育裝備最熱門詞匯。而在2016年的春季普教展上,常態化錄播系統更有甚囂塵上的趨勢。錄播系統也走入了一個全民化的時代。只是,錄播真的需要走入每個教室嗎?這成了教育裝備部門揮之不去的思考,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參與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錄播系統引入普教的目的
錄播系統引入普教已有時日,我們有必要回頭去看看錄播系統引入普教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初始,不少人認為課程實錄是學生復習功課的必備,可現實是:學生有這個時間和條件嗎?后來,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其為教研服務的本質。是的,學校里,老師是鐵打的營盤學生是流水的兵,提高教學質量最核心的還是師資隊伍的培養。錄播系統能夠完美再現課堂,對于教師反思、互評提供了基礎,從而在這些研討中得到能力提升。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也不難發現這個初衷。錄播系統的發源其實是始于微格教學,錄播系統的環境構建本質和微格環境是一致的,只是加入了更多現代化的手段,而微格教學則是師范大學培訓準教師的訓練系統。也因此,專業錄播教室便自然成為了如同理化生實驗室一樣的標準功能場室,進駐到每個學校的科技綜合樓里。
優課錄制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
一師一優課已經連續舉辦兩屆,該活動無疑很大程度激勵了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錄播教室則成了該活動中至關重要的基礎保障。可是,問題來了,一方面國家的規劃是一個學校只一個專業錄播教室,而且很多學校還沒有建立起錄播教室,甚至可以預見,很多偏遠地區學校的錄播教室建設還遙遙無期,一師一優課活動該如何得到基礎保障呢?另一方面,基于電子白板走進每個教室的啟示,讓錄播進入每一個教室的常態化錄播則成為了每個廠商角逐的戰場。這有著鮮明對比的兩種現象,成為了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混沌。這二者有著怎樣的聯系呢?常態化錄播走入每個教室,是為解決一師一優課問題嗎?還是為微課錄制?而微課的出現,本是為翻轉課堂服務,是教師備課時的錄制行為,需要到教室里面進行嗎?
常態化錄播系統會成為趨勢嗎
在我看來,常態化錄播走入每個教室,純粹是廠商基于利益驅動的單方面行為。國家的政策與經費,不足以支持這種導向。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沒有錄播教室的或者偏遠區域的學校,應該用怎么的配備來享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服務,真正減少資源的不均衡,而不是眼巴巴地看著城市里面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室都安裝了常態化錄播,而他們,卻一無所有,連一師一優課這個教育部的重頭活動,都無力自行解決,需要不遠千里,到城里去完成本應在自己學校完成的優課錄制,而聽課學生還不是自己學生的一場作秀?這樣的結果是什么呢?為了解決教育資源不均,結果教育資源卻更加不均。
基于市縣鎮三級應該如何保障錄制環境
優課是一種促進教研的運動式形式,教研常態化是學校師資提升的安生立命之本。資源不均是每一個教育關心著和參與者心里的痛,但把經費平均分配到市、縣、鎮三級,其實并不是一個現實存在。所以,面對這些現實,基于市、縣、鎮三級,推出檔次不同、形式各異的錄制環境成為了一個必須的現實問題。
毋庸置疑,全自動高清錄播系統,是經費充裕學校的首選。在很多一線城市,甚至基于全專業攝像機構建的高檔全自動高清錄播教室也上演得如火如荼,借助這種現代化的專業設備,讓老師的講解能絲毫必現,這,可以理解。
移動錄播系統,也基本在教育部門裝備采購中作為全自動高清錄播系統的補充,逐步被采納。雖然需要人工參與,但是因為成本略低,可以在各個學校和同一學校不同教室間移動等特點,也已廣泛應用在很多學校優課的錄制中。
但是,還有更多的基礎學校,應該如何構建優課錄制環境呢?至少目前的情況是,因為專業錄播教室、移動錄播系統的數量大大不足,所以很多學校只能采用DV或者攝像機進行傳統錄制,然后通過后期編輯來達到效果。這些操作一般都是外包給第三方企業來進行的。消耗了大量財力,同時也不能達到錄播系統輸出的效果。最關鍵的,這樣只能對付運動式的優課錄制活動,卻不能在常規的教研活動中如此進行。
看起來,一種自助式微錄播系統應該才應該是解決之道。對于這種學校,如果有一種可以自助式操作、可移動的、錄制結果堪比專業錄播系統的簡單產品出現,必然可以解決這些學校的兩大問題:
1、 優課錄制
2、 常態化教研環境的建立
實際上,現在有些廠家已經在進行這個思考了,并已有產品出現。北京德威研制的德威錄播盒就是這樣一個產品。它是一個兩路輸入的自助微錄播系統,能方便地對老師授課場景音視頻、電腦畫面、以及學生音頻信號進行自動切換錄制成和專業錄播教室一樣品質的電影畫面的課程實錄。系統部署簡單,所有設備,只需要兩根線即可完成部署;有7寸觸摸屏,類似手機操作,人人都會;支持一鍵上傳或直接U盤存儲,方便課件的分享;整套系統包裝在一個14寸筆記本大小的箱子,總重量不超過2kg,方便移動。總之,是基層學校錄制優課和構建常態化教研環境的不錯選擇。
這個產品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教研組輕松構建一個微課錄制環境,成為實踐翻轉課堂的有力武器。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優課錄制乃至常態化的教研環境建立,需要考慮學校基礎條件差異,按層次進行采購部署:
1、 經費充足的,全自動精品錄播教室
2、 中檔的,移動錄播系統
3、 低端的,自助式微錄播系統
后續,本人將單獨介紹自助式微錄播系統的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