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對于彩電市場是冰火兩重天的一年,在全球經濟下滑,彩電市場遇冷,但是國內市場依舊完成了微增,同時行業內的戰爭如火如荼,價格戰、形態戰層出不窮。
進入2016年,單單的價格之爭與機器的外形之爭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彩電市場,傳統企業以顯示技術為核心,互聯網企業以內容為王,兩頭而行卻共進,促使著行業向更先進的技術、更豐富的內容轉型。
一季度彩電量增額下跌 傳統企業以顯示技術為中心
近日,奧維云網(AVC)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為1244萬臺,同比增長3.0%,但零售額卻大幅下滑,為382億元,同比下降4.9%。密集的新品上市以及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彩電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
每年春季是彩電企業新產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今年的三四月份,近20家彩電企業扎堆推出新品。
傳統彩電品牌圍繞著顯示技術做文章。海信發布了新一代ULED超畫質電視。以創維為首的OLED聯盟也不斷擴大,聯手華納、騰訊企鵝TV推出OLED新產品。OLED產品價格被拉下神壇,進入萬元時代。目前,長虹55寸OLED電視的價格已低至9000元以下。此外,今年春季,CANTV等互聯網品牌上市55寸電視產品,彩電市場的大尺寸化更加明顯,高端市場也變得更加擁擠。
從市場行情看,大屏仍是廠商較量的重點。尤其55寸電視是目前市場最受歡迎的黃金尺寸,從三月份的數據看,55寸在整體彩電市場中零售額占比達到33.60%,是其他尺寸段電視零售額的幾倍到十幾倍。
互聯網品牌內容不俗 硬件也走高端化
互聯網品牌對傳統家電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超越外資品牌成為彩電市場第二大陣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季共有7個互聯網品牌發布了18款新品彩電,市場占有率增至10.3%,同比增長了3.3個百分點。
以往互聯網品牌通常以豐富的內容為人們所熟知,比如像樂視擁有自己的影視公司,內容有新意并豐富、小米電視目前匯集了國內七大牌照方的四大牌照方內容、風行和東方明珠結合,聯手推出了5大王牌內容產品等,這個是傳統廠商比不過的,所以互聯網電視迅速擴張與其內容息息相關。
不過現在互聯網廠商也開始在高端產品上發力,比如樂視就聯合TCL推出全球首個互聯網HDR曲面4K生態電視,尺寸分別為65英寸和55英寸,小米也推出了一款65英寸曲面電視產品。
互聯網電視的競爭力就是性價比與內容,在目前成本越來越透明化的彩電市場,傳統廠商背負著營收壓力,互聯網電視吸納新用戶的能力也是傳統廠商不能比擬的,未來對用戶運營是競爭的關鍵。
智能電視出貨破一億 生態布局成為基本態勢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IHS近日發布一份數據報告,2015年,全球智能電視產品出貨量第一次突破1億臺。該機構同時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將達到1.09億臺,2020年將增至1.34億臺。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彩電總產量達14475.7萬臺,同比增長2.5%,其中液晶電視年產量達14391.9萬臺,同比增長3.8%;智能電視年產量達8383.5萬臺,同比增長14.9%。
“互聯網+”的普及,智能化基本已經成為電視標配,國內廠家積極推廣生態并且都充滿新意,傳統企業像長虹的UP平臺、海爾的U+、創維的智能家電生態圈等。
在生態的布局上,互聯網電視顯然更有優勢,它能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比如豐富視頻內容、玩游戲等,這些都貼合了當下年輕用戶的需求,如何擴充生態的豐富性成為了構建生態的主要目標,以及通過細分市場,將各種各類、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融入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