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聚合閱讀)日前終于發布了2015財年財報。財報顯示:2015財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1057億日元(717.32億美元),相對于上一財年1,260億日元的凈利潤虧損,凈利潤達到了1478億日元(13.08億美元),實現整體扭虧為盈。作為日本消費電子領域碩果僅存的幾個品牌之一,索尼上交了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報告。
從這次公布的財報數據上看,索尼2015財年雖然整體營收比上一財年微降1.3%,但營業利潤卻保持高速上漲,達到226.04億美元;其中,家庭娛樂及音頻業務線提供了11590億日元(102.57億美元)的營收,營業利潤同期也增長到506億日元(4.47億美元)。具體到電視(聚合閱讀)業務,索尼在2015財年實現液晶電視銷售總收入7978億日元(70.6億美元),營業利潤則增至258億日元(2.28億美元),這也是索尼電視業務連續第8個季度實現盈利。
這無疑為平井一夫第二個中期計劃目標的達成開了一個好頭?梢钥闯觯2015財年作為平井一夫第二個“中期計劃”的開局之年,承載了索尼自身乃至業界上下對他們的很高期望。2015財年的盈利,也標志著索尼公司由業務架構改革平緩過渡至利潤增長階段。
2012年平井一夫上任后提出了其第一個3年中期計劃:不以銷量、市場份額為先,要點在業務架構改革。從2015年4月開始進入第二個3年中期計劃,即進入換檔加速期,力求利潤創造和面向未來增長進行投資。在這個目標下,索尼對彩電業務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索尼通過了一系列成本消減的措施。包括將電視部門拆分,建立一個新的業務架構,進行成本消減以及庫存消減,最終達到在較低的運營成本和較高的運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索尼進行的成本消減只是在運營層面,而不是對產品的“偷工減料”。
其次,索尼確立了專注高附加值產品的戰略。具體而言,就是放棄對市場份額數字的過度追求,把重點轉移到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因為這個領域可以充分發揮索尼電視機的技術優勢,利用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價值的差異化。
索尼進行自身改革的這幾年時間也是彩電全行業發生大變革的歷史階段。在全球經濟都遭遇不景氣,整體需求量下滑的大背景下,以樂視(聚合閱讀)、小米(聚合閱讀)為首的互聯網企業相繼憑借一款又一款打破當時行業底價的產品殺入彩電市場。三星(聚合閱讀)、夏普、LG等傳統彩電巨頭為了應對這些新品牌的挑戰,不得不大幅調低中低端產品的價格。雖然從市場份額看這些傳統彩電品牌依然憑借各自在渠道、售后、品牌等方面的優勢保持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企業利潤卻大幅縮水,甚至有企業在2015年已經開始出現了嚴重的虧損,進一步損傷了企業自身造血能力。而索尼則通過產品的高端化策略規避了這一問題。
(財報顯示索尼家庭娛樂及音頻業務雖然整體營收比2014財年小幅下降,但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專注高端市場的戰略,營業利潤同比卻提升2倍多,而且這是計算了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后的數字)
索尼現在的產品結構則可以直觀的體現這一戰略:相比于過去每年動輒十多個系列的新品,最近兩年索尼發布的新品型號數明顯減少。以中國市場為例,目前只有4個系列的2016 BRAVIA新品;而且這些產品大部分為搭載了4K HDR技術的大尺寸機型,面向中高端市場,入門級的產品僅有一個2K系列。深挖細分市場主攻高端,要知道這樣的做法不僅在索尼過去多年時間里都不曾出現過,放在當今任何一家其他彩電企業身上也是難得一見的。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索尼高端化的產品策略也一直延用在中國市場:據AVC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城市家庭中中等收入比例已經超過70%,達到部分發達國家水平,這些新興的中產階級已經成為高端家電消費市場的主力。索尼在2015年推出的電視通過多種差異化的配置來滿足這些人群的需要,例如為旗艦產品X9300C/9400C加入Hi-res高清音頻/磁流體音響,例如投入了巨大精力研發的,迄今為止也是全球最薄紀錄的4.9mmX9000C液晶電視……至于今年新發布的4K HDR電視一方面繼續對畫質技術進行大幅強化,包括為了保證達到最佳的HDR效果,在物理結構上也進行了重大調整,采用了同類液晶電視從未使用過的雙層側入式背光模組,以“網陣式背光照射結構(grid-array backlighting structure)”工作,不僅可以實現更精準的local dimming(區域背光控制),也能讓電視機的峰值亮度輕松達到HDR要求的1000nit;另一方面,索尼也在繼續強化工業設計上的優勢:新開發的產品強調日本電器特有的精致感,甚至在不開機,沒有講解員介紹的情況下,也能輕易的讓人感覺到這是一臺有檔次的高級商品。
索尼今年發布的新品旗艦4K HDR電視
得益于這些戰略的確定和實施,2014財年,索尼在完成了業務架構重組后,彩電業務還迎來十年后的首個財年盈利,(雖然當時的營業利潤只有83億日元(0.69億美元))。而2015財年作為平井第二個三年中期計劃的開局之年,快速增長的利潤數據也達到了之初預設的目標,平井改革措施的成效正在逐步得到驗證。
索尼電視業務總裁高木一郎接受采訪時曾說過,索尼彩電業務最終實現盈利的最根本因素可以歸納為公司結構的改革。索尼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為了迎合市場份額而去壓縮、控制成本,而是在可以確保產品較高品質的前提下進行全面的運行成本的消減以及庫存的消減化,達到提升運行效率的目的。整個改革過程中保持高附加值的產品力依然是最重要的環節,和以往相比索尼近年來其實是在不斷強化產品的設計、研發和性能,這樣的措施保證了產品在具有高利潤的市場一直都非常暢銷,并最終帶來了財務數據上的逆轉。
2016年,全球經濟不景氣陰云依然籠罩,彩電行業的變革也不會止步。認準了高附加值產品路線的索尼能否繼續走出一波獨立的逆市上揚行情?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