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專業視聽行業盛會InfoComm China 2016于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期間,投影時代網對小間距LED行業領軍品牌洲明科技蔡總進行了獨家專訪,請他與行業同仁分享對行業的獨到見解。
洲明科技蔡總(左)接受投影時代網獨家專訪
“三個層次”定義企業發展動向
采訪伊始,蔡總向投影時代網記者介紹了洲明科技此次參展的主推展品,包括幾款主打小間距產品和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常規產品。蔡總指出,如果按照常規戶外LED顯示屏的思路來做小間距市場,是無法真正解決用戶使用中的種種問題的。產品是洲明的強項,例如此次參展帶來的針對控制室、演播室等高端應用領域的Upanel1.2,有效解決了LED屏室內應用遇到的低亮高灰、電磁輻射、散熱、穩定性、維護等諸多問題。其獨創全密閉箱體結構,增強電磁屏蔽同時更有效隔絕灰塵、潮氣;同時通過合理的電路板設計和高品質電器元件的采用,確保屏體散熱均勻,提升了信號傳輸效率和散熱均勻度,有效提升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真正滿足控制室用戶需求,處行業領先地位。
蔡總指出,采用高端產品戰略,走精品路線是為了確保品牌的美譽度和長遠發展。同時,洲明也在積極探索企業自身發展的結構性定位,諸如在顯示屏后端,洲明也同時提供信號顯示控制系統,打造顯示控制,即顯控整體解決方案。由此,蔡總引入了“三個層次”的企業發展理念,即位于最底層的是硬件產品提供商/制造商;位于中層的顯示和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為集成商提供標準化顯控方案;位于最頂層的是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與用戶業務對接,提供完善的細分領域應用方案。蔡總坦言,洲明當前正在向第二層次努力,并有意識地向細分行業靠攏,致力完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升級。
“金字塔尖”解讀技術發展格局
針對當前大屏顯示行業多種技術類型爭奇斗艷的行業格局,蔡總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任何一種技術能否被市場接受,技術自身的優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持續性的更新改進,解決問題。這也就引出一個“金字塔”的概念,專業市場其實規模很小,就如同金字塔尖,其必須依賴下面的更加龐大的市場來支撐其不斷改進,比如專業液晶顯示背后還有手機、筆記本屏幕的萬億級市場支撐,LED顯示屏背后同樣有著萬億級照明市場的支撐。而如果沒有塔身和根基的支撐,金字塔尖也將不復存在,PDP放棄民用市場而日漸式微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這對于專業顯示產品尤其重要,試想,一個萬億級市場每年拿出1%利潤做研發,就是100億的資金,而諸如DLP 50億的市場同樣拿出1%,只有5000萬,差距很大,所以必須有龐大的根基作為技術升級優化、更新換代的依托。同時,蔡總指出,激光光源的出路在于投影機或全息投影,而非DLP,因為專業市場規模較小,是金字塔尖,因此激光對于專業顯示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將成為非主流的窄眾產品,就是由于缺乏萬億級市場的支撐。
產品層面,洲明積極探索創新模式,既包括技術層面的創新,也包含應用層面的創新,如異形拼接,產品定制。在細分市場日益分化、新興市場不斷擴張、固裝市場一片紅海的行業背景下,洲明結合十余年對各行業客戶需求的深入研究,創新推出全新的差異化戶內、戶外固裝解決方案,一經展會亮相,便成為全場焦點。例如此次展出的前/后維護超薄超輕S6箱體,可實現貼墻安裝,而無需對墻體進行特殊處理。只需輕輕點按,模組和電源即可全部取出,便于維護。較常規產品屏體厚度減少50%,同時能耗降低60%,可有效節省使用成本。
精準定位開拓細分市場藍海
蔡總特別介紹了此次展出蔡總介紹了戶外表貼產品P3、P4顯示屏,其采用高亮度、高防護、防紫外線干擾設計,可廣泛運用于公交車站、交通指引站牌、地鐵信息屏、商業綜合體櫥窗屏等領域。蔡總指出,這一全新的市場全國預計在200億元,超過控制室行業50億元的行業規模,而在這一領域,液晶顯示技術受困于亮度不足、紫外線干擾、有拼縫等問題,較難滿足戶外及半戶外環境,投影融合并不適用,因此戶外小間距LED屏成為唯一也是最理想的選擇。
當前整個市場的細分格局,要求企業不斷探尋新的市場機遇,戶外數字標牌正是小間距的又一個新藍海。蔡總表示,目前這一行業已經有一些LED屏企參與,但市場最終會形成幾家大企業競爭的格局,原因在于此類項目工程規模較大,對企業的資金、運營能力、產品品質、差異化定制等要求較高,只有具備原創實力、資金實力、運維能力的企業才能參與。
當前的數字標牌行業已經飽和,缺乏新的增長點,目前的顯示手段無法涉足戶外領域,而洲明能夠提供戶外數字標牌的完善顯示方案。洲明愿意敞開懷抱,與此類企業展開深度合作,為其提供產品支持,共同開拓嶄新的市場機遇,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助力數字標牌企業謀求差異化突破。
渠道升級打造共融生態航母
企業運營離不開渠道的支持,蔡總坦言,渠道模式建設并非簡單的人員拼湊,而是一系列配套經營理念的完善。洲明的室內項目依賴于新老渠道的融合,融合過程中,一些渠道適應并作出了升級,從單一做工程到如今與洲明更加緊密的結合,而以往依靠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的純產品代理模式已經逐漸被舍棄。這種緊密的結合具體表現在,有實力的渠道承擔起洲明分支機構的職責,包括品牌推廣、項目維護、售前售后服務等,與洲明融為一體,成為洲明品牌的延伸,即運營中心,承擔區域運營的重責,與洲明共進退。
與合作伙伴關系的日益密切,一方面依賴于洲明獨到的經營理念,另一方面也與洲明自身的定位有關。蔡總表示,沉浸專業顯示行業多年,洲明始終將做好產品視為自身的經營準則,明確哪些自己能做,哪些要交給合作伙伴,即使面對高額項目利潤的誘惑,也仍然堅守應屬于自己的利潤份額,而讓利于合作伙伴,安心做好產品,這使得與洲明合作過的渠道商都與之建立了多年的緊密合作。
均衡發展引領共贏競爭生態
訪談最后,投影時代網記者就當前小間距LED顯示屏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發問,請蔡總為行業良性競爭點明方向。他表示,洲明自身的定位是專業顯示方案提供商,并非某一個細分市場,而是一個發展相對均衡的企業,無論是小間距業務,還是戶外、租賃領域都處于行業前列,進入新開拓的數字標牌領域也不算晚。而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做好細分市場則是發展的唯一出路。當前的市場細分程度已經相當高,企業只要結合自身資源,將一個細分市場的產品和方案做好、做專,就能自然而然地找到自身的出路。如果總是跟風行業熱點,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常規戶外LED屏市場價格戰嚴峻,已經很難做,其實不然。比如洲明推出的S系列,具有超薄前維護的應用優勢,其銷量和利潤堪比小間距產品。這就表明,即使是傳統市場,做靠譜的產品反而有市場,這要歸因于行業對于品質追求的觸底反彈。其實,當前全國、全行業強調的供給側改革,解決的正是品質回歸的問題。
蔡總總結,當企業在某一領域做到非常專業后,市場關系會發生變化,不再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排他性競爭,而是依托于各自的優勢,在項目中充分開展合作,謀求共贏。企業要想謀求發展,最終必然會走上合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