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推動網絡電視、衛星導航和三網融合等領域標準體系的建設,3月11日國家標準委下達了關于《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技術規范》等47項國家標準制定計劃的通知。通知強調要抓緊落實和實施計劃,預計標準制定工作將在年內完成。
《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技術規范》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歸口主管,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第一起草單位配合工信部的工作。該標準主要適用于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涉及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機頂盒、電視機、投影儀、顯示器等具備獲取和播放互聯網音視頻節目功能的產品。標準將明確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在功能、接口、唯一性標識、操作系統、信息安全等常規性能方面的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視頻內容的不斷豐富和我國互聯網帶寬的日益增加,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的產銷量增長迅速,形成初具規模的新興市場。但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特別是網絡智能機頂盒等產品設計制造門檻低,生產企業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信息安全風險重重,視頻內容難以管控,目前普遍存在產品隨意安裝互聯網視頻播放軟件等問題,甚至某些生產企業通過私設服務器向用戶非法提供電視節目和境外電視節目。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產業相比差異較大,給理順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法、開展管理工作、貫徹管理要求帶來很高難度,必須通過設定強制性標準,開展強制性管理來規范生產行為。
從上圖已曝光的通知來看,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將舉行標準制定工作啟動會,但具體該項政策何時啟動并未給出明確的時間,小編也通過總局網站以及互聯網公開信息進行了搜集,并未出現更多信息。
從此次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技術的強制性標準的制定,進一步明確了總局的理念,那便是守住“電視”這一大眾傳統媒介的“底線”,而此前出臺的多項針對智能電視機頂盒的政策也可睽之一二。
【延伸閱讀】
四部門聯合發布的229號文嚴整互聯網電視三類接收設備被指違法
229號文定義了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的種類。這些設備主要包括三類:
1、“電視棒”等網絡共享設備;
2、非法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內置含有非法電視、非法廣播等非法內容的定向接收軟件或硬件模塊的機頂盒、電視機、投影儀、顯示器;
3、用于收看非法電視、收聽非法廣播的網絡軟件、移動互聯網客戶端軟件和互聯網影視客戶端軟件。
從229號文對非法電視網絡設備的定義來看,即使是正規的OTT盒子或電視,通過USB或其它方式,安裝了能夠收看非法內容的軟件,也屬非法設備。
229號文稱,根據刑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從事生產、銷售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含軟件),以及為非法廣播電視接收軟件提供下載服務,為非法廣播電視節目頻道接收提供鏈接服務等營利性活動,擾亂市場秩序,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按照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利用生產、銷售、安裝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傳播淫穢色情節目、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的,根據其行為的性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犯罪行為,涉及數個罪名的,按照相關原則,擇一重罪處罰或數罪并罰。在追究犯罪分子形式責任的同時,還要依法迫繳違法所得,沒收其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對于實施上訴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新聞出版廣電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違法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此OTT牌照方相關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229號文四大部門聯合發文打擊OTT領域的違規違法活動,對廣電系統來講是利好消息。2014年下半年以來,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依據181號文,針對OTT互聯網電視進行了多次整頓。廣電系企業、牌照方及互聯網視頻公司根據總局的要求進行整改,整個OTT互聯網視頻行業目前相對已經比較規范。盡管如此,仍然有些規模相對較小的互聯網公司,不斷鉆跨部門監管中存在的空子,不斷挑戰相關部門的底線,利用PC端或移動端應用程序,違法違規向互聯網電視用戶傳輸非法內容。
據了解,在229號文發布后,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提供違法違規內容的硬件終端及軟件進行嚴查。廣電OTT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商也建立了黑白名單準入制度,并且對于互聯網電視應用商店進行全面清查。某被點名的著名APP視頻聚合平臺對搜狐科技表示,其會服從國家管理,限時進行整頓,以使其內容符合監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