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一些新的顯示技術名詞感到困惑,這并不稀奇。技術發展總是快于標準的統一。多個相互競爭的技術可能會有不同的名稱,比如HD高清,Full-HD全高清,1080p。那么,時下熱門的4K和UHD超高清之間又有什么區別?
4K與UHD定義
從技術的角度看,4K是電影壓縮4096×2160分辨率的標準。支持1.9:1縱橫比(寬度與高度的比例),因為絕大多數電影都是采用1.9:1比例拍攝,影院4K分辨率能夠完美對接。
電視領域,超高清(Ultra-High Definition,UHD)采用了與4K標準相同的水平線(2160),但是卻采用了標準高清電視HDTV的寬高比即16:9(或約1.78:1)。因此,超高清UHD顯示器的分辨率是3840×2160(比影院4K窄了256像素)。
4K與UHD應用
由于電影和電視的寬高比保持不變,因此電影4K和UHD之間的區別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并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你在一塊16:9的屏幕上觀看1.9:1的影片,那么畫面頂部和底部會出現黑邊,或者播放硬件會砍掉多余的像素以使畫面充滿整個屏幕。從這個意義上講,HD和4K UHD媒體的體驗是無差別的(盡管4K比HD畫面更加清晰銳利)。
盡管了解電影4K與UHD的區別的確有所幫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并沒有太大意義。4K和UHD可以互換使用,并且通常會被一起使用。所謂的4K顯示器,幾乎總會是UHD的類型,因為其能提供四倍于先前標準1080p(1920×1080)顯示器的像素。
未來標準
除了顯示屏和內容的分辨率,要想讓4K運作起來還需要其他一些標準。數字媒體、物理介質,以及設備和顯示屏間的連接都是實現4K內容顯示的必要條件。
數字視頻壓縮可以將高分辨率視頻文件壓縮到比原始制作的視頻流和存儲小得多。高效的視頻編碼標準(H.265)實現了兩倍于早期標準(MPEG-4/H.264)的壓縮率。H.265標準是在2014年得到批準,于2015年年初正式公布的。
對于物理介質,藍光(Blu-ray)開發并公布了4K UHD碟片的標準,即超高清藍光(Ultra HD Blu-ray)。2015年5月宣布當年年底前會有可用的播放器和碟片問世。
至于4K UHD顯示屏的連接設備,可以采用HDMI 2.0+或DisplayPort 1.2+連接至電腦。兩種連接的更高標準能提供更高的壓縮和帶寬從而可以使顯示屏能夠獲取設備發送出的全部信息。
連接中的關鍵問題之一是每秒顯示的幀數(以赫茲Hz為單位)。較舊的HDMI 1.4和DisplayPort 1.1可以發送4K分辨率視頻,但是僅支持30Hz。而較新的HDMI 2.0和DisplayPort 1.2則支持更加流暢的60Hz幀率(今年還將發布DisplayPort 1.3,其將支持8K分辨率和full 4K 3D)。
結論
新技術問世,總會有一個漸進式的學習過程,不過這個例子要簡單許多。4K和UHD的含義大致相同,并常常一起使用。只要使用正確的連接器和正確的內容,4K顯示器就能給你帶來無限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