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國電子商會(CECC)、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CESI)共同發布了《2016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及2017年市場趨勢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零售量預計將突破4800萬臺,其中互聯網電視品牌市場份額首超外資品牌,占比達到20%。預計2017全年平板電視銷量5300萬臺,同比增長10%以上。
報告指出,雖然今年中國彩電市場繼續保持著平穩增長的態勢,但“以價格拼銷量”、“增產不增收”已成為彩電行業的常態。為避免陷入同質化的中低端紅海搏殺,傳統彩電企業紛紛選擇向高端進發,由此也帶來了彩電市場高端產品份額的持續增長。創維OLED電視S9D、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長虹Q3R、海信ULED電視MU9600、三星第二代SUHD量子點電視KS9800、索尼Z9D等都是高端產品代表。
報告顯示,55寸和65寸的HDR電視占整個市場的70%以上,憑借著高端產品上的優異表現,傳統電視品牌在國內的銷量占比達到了80%。
除了在高端產品上發力外,品牌的高端化建設也被彩電企業提上日程,據了解,海信上半年發布高端互聯網電視子品牌“VIDAA”;TCL為了搶占高端市場推出了其高端子品牌XESS創逸量子點電視;LG則在年初的CES展上發布了其超高端家電品牌“LG Signature(中文譯名:璽印)” 。
盡管今年的彩電消費市場迎來了小幅回暖,但近期面板價格的上漲使處于微利或負利時代的彩電業更是雪上加霜,部分互聯網電視企業開始連續上調電視終端價格,以應對面板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隨著整個彩電產業步入調整期,各彩電企業從產業鏈整合、市場競爭手段等方面展開了新一輪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