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融合出版思路下的教輔數字化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教育與出版行業管理者、學術專家、校長教師齊聚一堂,深度解析教輔數字化的未來發展。明博教育CTO盧作偉受邀參會,并做主題發言。
數字化給教輔帶來的改變:打破傳統分工界限、大數據
傳統的教輔行業分工方式,在數字化浪潮下,正在被打破和優化。資本、科技、新型資源的介入,正在豐富著教輔的應用價值。大數據影響著各行各業,教輔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很多機構將重點放在評測數據上,是不夠的,我們的格局要大,要將“編、發、用”全盤考慮,形成整個產業鏈的大數據。
融合:出版與教育的融合、出版與發行的融合、形態融合、紙數融合
將出版與教育、發行融合起來,形成“互聯網+教育+出版”的良性生態循環,需要出版社、資源廠商、技術企業的多方參與。而教輔形態也正在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孤立走向關聯,從經驗走向數據,從標準走向個性。數字化浪潮下,并不是讓我們拋棄紙質教輔,如何做到紙數融合,仍然是我們要不斷探索的。
教輔的數字化未來:廣義數字內容、按需服務
在談到教輔的數字化未來,盧作偉提到兩個關鍵詞:廣義數字內容、按需服務。數字化內容、知識庫服務、學習管理系統,構成了未來廣義下數字資源邏輯的模型。而產品形態也在從“有形產品”轉向“按需服務”,如課前預習服務、在線學習服務、評測診斷服務等。
明博教育正在做的事情:數字教材、廣義數字出版發行
目前,由新華文軒聯合明博教育、西南師范大學、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教科院形成的復合型跨界團隊,已建設形成開放式的數字內容業務體系,打造數字教材。同時,明博教育不斷探索廣義的數字出版發行,實現從生產到管理的數字化,從而加快教輔的更新速度,目前已與多家出版社實現深度戰略合作。